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攘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斥外夷。元.劉壎《隱居通議.卷二○.文章八》:「而薦紳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誦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贊攘夷復土之偉畫。」
尊王攘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敬王室,排除夷狄。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變古時代篇》:「尊王攘夷,雖春秋大義,而王非唯諾趨伏之可尊,夷非一身兩臂之可攘。」
南宋攘夷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學者無論事功派或道學派均反對和議;道學派以朱熹為代表,事功派以陳亮為代表。朱熹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上書論宋、金之關係,認為議和者有百害而無一利。就義理言:「夫金虜於我有不共戴天之,則其不可和也義理明矣。」就利害言:「和議不廢,則人存苟安之心。」「今日講和之說不罷,則陛下之勵志必淺,大臣之任責必輕,將士之赴功必緩,官人百吏之奉承必不能悉其心力,以聽上之所欲為。然則本根終欲何時而固,形勢終欲何時而成,恢復又何時而可圖,守備又何時而可恃哉!其不可冀明矣。」就形勢言:「則我恃求和之策,彼操和戰之權。」「少懦則以和要我,而我不敢動;力足則大舉深入,而我不及支。蓋彼以從容制和,而其操術常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排斥、排擠。《公羊傳.僖公四年》:「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楚辭.東方朔.七諫.沈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謗而見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東方民族之一。殷商時約分布在現今大陸地區山東、江蘇一帶。後泛稱中原以外的各民族為「夷」。如:「東夷」、「蠻夷」、「夷狄」、「四夷」。
平順、平坦。如:「化險為夷」。
鏟平、使平坦。如:「夷為平地」。
消滅、殺除。如:「夷其九族」。
老馬識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4) 孤竹: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至熱河省朝陽縣一帶。(5) 反:通「返」,回來。
得心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 (3) 輪扁:製作車輪者,名扁,春秋齊人,生卒年不詳。 (4) 斲:音ㄓㄨㄛˊ,砍、削木頭。 (5) 甘而不固:鬆則不牢固。 甘,鬆緩。 (6) 苦而不入:緊則套不進去。苦,緊。 (7) 數:技術。 (8) 糟魄:即糟粕,比喻粗劣無用的東西。魄,音ㄆㄛˋ。〔參考資料〕 《關尹子.三極》曰:「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則聲悽悽然;有思心則聲遲遲然;有怨心則聲回回然;有慕心則聲裴裴然。所以悲思...
不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卒諡桓。〔參考資料〕 ■《莊子.人間世》絕跡易,无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无翼飛者也。■《戰國策.秦策三》今君雖幸於王,不過父子之親;軍吏雖賤,不卑於守閭嫗,且君擅主輕下之日久矣。聞「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故曰不如賜軍吏而禮之。
翻雲覆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甫〈貧交行〉(據《全唐詩.卷二一六.杜甫》引)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1>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注解〕 (1) 管鮑:管夷吾與鮑叔牙。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鮑叔牙,春秋齊大夫,生卒年不詳。少與管仲友善,知管仲賢而貧,分財多與。後鮑叔牙事齊桓公,管仲事公子糾,公子糾死,管仲囚,鮑叔牙乃薦管仲於桓公,佐桓公成霸業。世多稱其知人而篤於友誼。鮑,音ㄅㄠ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拓。《淮南子.原道》:「廓四方,柝八極。」漢.王符《潛夫論.救邊》:「武皇帝攘夷柝境,面數千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