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攣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腳蜷曲不能伸展。宋.陸游〈養生〉詩:「攣躄豈不苦?害猶在四支。二豎伏膏肓,良醫所不治。」或讀為ㄌㄨㄢˊ ㄅㄧˋ luán b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又音。
1.牽繫、連繫。《說文解字.手部》:「攣,係也。」《易經.中孚.九五》:「有孚攣如,無咎。」唐.孔穎達.正義:「攣如者,相牽繫不絕之名也。」明.陸采《懷香記》第四○齣:「赤繩早攣雙踵,並締茲蘿。」或讀為ㄌㄨㄢˊ luán。
2.手、足因抽搐而彎曲不能伸直。《集韻.去聲.線韻》:「攣,手足曲病。」如:「痙攣」。《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冬十月,授楊彪光祿大夫」句下裴松之注引《續漢書》曰:「彪見漢祚將終,自以累世為三公,恥為魏臣,遂稱足攣,不復行。」或讀為ㄌㄨㄢˊ luá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仆倒、跌倒。晉.釋法顯《佛國記》卷下:「王來見之,迷悶躄地,諸臣以水灑面,良久乃蘇。」
瘸腿,兩腳殘廢不能走。《禮記.王制》:「瘖、聾、跛、躄、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唐.孔穎達.正義:「躄,謂足不能行。」漢.枚乘〈七發〉:「當是之時,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傴起躄,發瞽披聾而觀望之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