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支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理、處理。《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不必推辭,但得用心支理,便是你的好處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助。如:「支持」、「支援」。
從主體分出的。如:「支派」、「支流」、「支線」、「支部」。
承受、受得住。如:「樂不可支」、「體力不支」。
付款。如:「支薪」、「支付」、「收支平衡」。
遣離。如:「支開」、「支使」、「支配」、「想辦法把他支走。」
地支:古人計時的代號。如子、丑、午等皆是。
量詞:A>計算隊伍的單位。如:「一支強有力的軍隊。」B>計算歌曲、樂曲的單位。如:「兩支歌曲」。C>計算線紗細度的單位。支數越多,紗質越細。如:「八十支紗」。D>計算燈光強度的單位。如:「四十支光」。
標新立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1>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2>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 〔注解〕 (1) 支:支遁(西元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晉高僧,陳留人。嘗隱於餘杭山,沉思佛道。喜談玄理,善草隸,好畜鷹馬。 (2) 尋味:探索玩味。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本有一往雋氣,殊自輕之。後孫與支共載往王許...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 01.《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凡有疑難事體,托他支理,看其材幹。孝基條分理析,井井有方。」 參考詞語︰井然不紊注音︰ㄐ|ㄥˇ ㄖㄢˊ ㄅㄨˋ ㄨㄣˋ漢語拼音︰jǐng rán bù wèn釋義︰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 01.清.梁廷柟《曲話.卷三》:「戰既不能,而後定計幸蜀,層次井然不紊。」
標新領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標新立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1>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2>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 〔注解〕 (1) 支:支遁(西元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晉高僧,陳留人。嘗隱於餘杭山,沉思佛道。喜談玄理,善草隸,好畜鷹馬。 (2) 尋味:探索玩味。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
拔新領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標新立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1>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2>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 〔注解〕 (1) 支:支遁(西元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晉高僧,陳留人。嘗隱於餘杭山,沉思佛道。喜談玄理,善草隸,好畜鷹馬。 (2) 尋味:探索玩味。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
標新取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標新立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1>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2>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 〔注解〕 (1) 支:支遁(西元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晉高僧,陳留人。嘗隱於餘杭山,沉思佛道。喜談玄理,善草隸,好畜鷹馬。 (2) 尋味:探索玩味。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
井井有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井井有條」。見「井井有條」條。01.《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凡有疑難事體,托他支理,看其材幹。孝基條分理析,井井有方。」 
領異拔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標新立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1>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2>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 〔注解〕 (1) 支:支遁(西元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晉高僧,陳留人。嘗隱於餘杭山,沉思佛道。喜談玄理,善草隸,好畜鷹馬。 (2) 尋味:探索玩味。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王...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