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6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爆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放鞭炮。多用於喜慶節日。如:「逢年過節,孩子們總喜歡在街頭巷尾放爆竹,增添了不少喜氣。」《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户户,鬧轟轟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歡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緊張狀態中鬆開。如:「放鬆」、「放心」。
解脫。如:「釋放」、「解放」。
奔縱無約束。如:「放縱」、「奔放」、「放任」、「豪放」。
安置。如:「安放」、「置放」、「存放」、「把書放好」。
開、展。如:「開放」、「百花齊放」、「心花怒放」。
擴展。如:「放大」、「放寬」。
散發、發出。如:「散放」、「放射」、「放砲」。
將牲畜趕到野外吃草。如:「放羊」、「放牛」、「放牧」。
攙、加入。如:「再放點糖會更好喝。」、「菜裡多放些香油。」
播送。如:「放電影」、「放唱片」、「放錄影帶」。
因罪而遭遣逐。如:「放逐」、「流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猛然炸開。如:「爆炸」、「爆裂」、「爆破」。
把食物放在熱油裡用大火快炒。如:「爆肚兒」、「蔥爆牛肉」。
突然發生。如:「山洪爆發」、「火山爆發」。
爆冷門:在比賽中出乎意料的獲勝。如:「這場球賽中,紅隊大爆冷門的獲勝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常綠植物。種類極多。葉形狹長。圓莖而直,中空有節。分地上莖與地下莖,地下莖向上生筍,可食用。莖質堅韌,可供建築、造紙、製器等之用。
爆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紙捲裹火藥做成,點燃引線就會炸裂。多用於年節、喜慶。[例]過年燃放爆竹固然可以增添喜氣,但也要注意安全。 △炮竹
家家戶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家。如:「年關將近,家家戶戶趕著採買年貨。」《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戶戶,鬧轟轟的暖火盆,放爆竹,喫合家歡耍子。」
放鞭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爆竹。多用於喜慶節日。如:「放鞭炮是華人新年的傳統習俗。」
合家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餃子。《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家家戶戶鬧轟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歡耍子。」
鹽水蜂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南市鹽水區在元宵節舉行的活動。相傳清嘉慶年間,鹽水區曾因瘟疫肆虐長達二十餘年,經當地商紳居民商議後,決定於元月十三日關帝爺神誕日,迎請關帝爺及眾神出巡,並於沿途施放大量的鞭炮,以求消災解厄、驅除瘟疫。三天後,瘟疫果然就此消失。之後,鹽水地區都會在每年元宵節時,舉行這種大量施放爆竹的神明遶境活動。並已成為臺灣極富特色的民俗節慶活動。而所施放的鞭炮,後來又逐漸發展出各種富有變化的爆竹,施放時如群蜂出巢,故稱為「蜂炮」。當地人相信施放的蜂炮響得愈久的人,他的家庭也會愈發、愈興旺。
接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習俗。相傳年前的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諸神都升天述職,到了正月初四再返回下界繼續監督人們。故民間便在初四時準備祭品迎接諸神,除了焚香、點燭、燒金外,還須燃放爆竹,並焚燒木刻印刷的神馬與天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