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59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療疾病時,將血液抽出身體的療法。紅血球增多症即以此法治療,可使患者血液變得濃稠且黏,防止血球增加得太迅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動物體內的紅色體液。由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漿所組成。
表同一祖先的。如:「血統」、「血親」、「血緣」。
勞力、精神。如:「心血」、「血汗」、「血本無歸」。
剛強、強烈。如:「血性」、「血氣方剛」。
紅色。如:「血紅」、「血色」。
血盆大口:形容嘴大。如:「她那血盆大口,看了真嚇人!」
血口噴人:以惡言或不實的言語害人、侮辱人。如:「你說話要有根據,不要血口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緊張狀態中鬆開。如:「放鬆」、「放心」。
解脫。如:「釋放」、「解放」。
奔縱無約束。如:「放縱」、「奔放」、「放任」、「豪放」。
安置。如:「安放」、「置放」、「存放」、「把書放好」。
開、展。如:「開放」、「百花齊放」、「心花怒放」。
擴展。如:「放大」、「放寬」。
散發、發出。如:「散放」、「放射」、「放砲」。
將牲畜趕到野外吃草。如:「放羊」、「放牛」、「放牧」。
攙、加入。如:「再放點糖會更好喝。」、「菜裡多放些香油。」
播送。如:「放電影」、「放唱片」、「放錄影帶」。
因罪而遭遣逐。如:「放逐」、「流放」。
砭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最古老的醫療用具。在石器時代,人們為解除疾病的痛苦,常以石塊磨成尖石或片狀,用以破開膿包及放血等。今則多以金屬製品替代。也稱為「砭鍼」、「石針」。
肉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肉的顏色。[例]病死豬因為沒有經過放血的手續,所以肉色會呈暗紅。
砭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用以刺扎人體穴位,或刺切膿包及放血的石針。參見「砭石」條。唐.柳宗元〈報崔黯秀才書〉:「吾不幸蚤得二病,學道以來,日思砭鍼攻熨。」
石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用以針灸、刺破膿包及放血的工具。參見「砭石」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