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故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有的車跡。比喻常規或舊法。《元史.卷一八六.陳祖仁傳》:「當論其輕重強弱、遠近先後,不宜膠於一偏,狃於故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法則、原則。晉.陶淵明〈詠貧士〉詩七首之一:「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友、舊識。如:「故舊」、「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本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有」、「故事」、「故交」、「故步自封」。
死。如:「病故」、「身故」、「已故」。
意外事件。如:「變故」、「交通事故」。
原因。如:「緣故」、「因故缺席」、「不知何故」。
有意的、存心的。如:「故意」、「明知故犯」、「故作鎮靜」。
所以、因而。如:「他每天勤奮讀書,故有好成績。」
司馬相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偽有爭議)、《美人賦》、《哀二世賦》六篇,其中《長門賦》與《美人賦》作者仍有爭論。魯迅稱其「不師故轍,自攄妙才,廣博宏麗,卓絕漢代」。後人輯有《司馬文園集》。 評價  近人譚興國《巴蜀文學史稿》有詳細評介。他認為相如的賦集中反映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盛世的輝煌。它是時代的產物,同時也體現了民族統一富強的追求。對他晚年遺著〈封禪書〉也應作如是觀。漢武帝晚年的封禪活動,主要是顯示中央集權國家的力量,有利於國家的統一,不能一概否定。  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他與...
不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在。《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二》:「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蹇脩時不存,要之將誰使。」《文選.陶淵明.詠貧士詩》:「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