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敕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誡、警示。《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天之見異,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唐.韓愈〈元和聖德〉詩:「敕戒四方,侈則有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帝王的命令。如:「敕令」、「敕封」、「敕命」、「敕旨」。
道士寫在符咒上役使鬼神的命令。如:「念咒燒敕」。
告誡。如:「申敕」、「戒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備。如:「戒嚴」、「戒備」。
警告、勸導。如:「警戒」、「勸戒」、「訓戒」。
革除、改掉。如:「戒除」、「戒菸」、「戒酒」。
宗教上的規範約束。如:「齋戒」、「守戒」、「戒律」。
戴在手指上的環狀飾品。如:「鑽戒」、「金戒」、「戒指」。
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不正復歸於正。三國魏.鍾會〈檄蜀文〉:「我太祖武皇帝,神武聖哲,撥亂反正。」
2.一反與一正。如:「相反可以相成,反正如能互用,困難自然迎刃而解。」
3.無論如何。如:「反正要來,不如早點來。」
4.敵對的一方向我方投降。如:「他率領部分弟兄,向政府軍反正。」
激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激發勉勵,使奮發振作。《後漢書.卷三二.陰識傳》:「帝敬重之,常指識以敕戒貴戚,激厲左右焉。」《三國志.卷九.魏書.曹仁傳》:「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也作「激勵」。
依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從或違背,不能作決斷。《楚辭.劉向.九歎.離世》:「余思舊邦,心依違兮。」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魏武稱作敕戒,當指事而語,勿得依違,曉治要矣。」也作「猗違」。
恤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恤人民疾苦。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及晉武敕戒,備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隱,勒牙門以御衛,有訓典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