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老師請安。常用於書信末尾的祝頌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靜、寧靜。如:「安靜」、「安寧」、「安詳」、「坐立不安」、「隨遇而安」。
穩當、穩定。如:「安穩」、「安定」、「安逸」。
不危險。如:「安全」、「平安」、「居安思危」、「轉危為安」。
撫慰、使安靜。如:「安慰」、「安撫」、「安民」、「除暴安良」。
身體健康。如:「請安」、「問安」。
裝置、設置。如:「安裝」、「安電燈」、「安門鈴」。
存、居。如:「不安好心」、「安身之地」。
加上。如:「不要隨便把人安上罪名。」
何處、哪裡。如:「他如今安在?」
安非他命的簡稱。如:「吸安」、「安毒」。
一絲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禮.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施十有1>二教焉:一曰以祀禮2>教敬,則民不苟3>;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五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則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注解〕 (1) 有:同「又」,音|ㄡˋ。 (2) 祀禮:祭祀的典禮。 (3) 不苟:不輕忽、不草率。
言人人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載,漢朝初年,天下安定不久,封為齊王的劉肥正值少壯,想要大展身手有一番作為,於是相國曹參就召集地方上的長老和儒生,請教安民的方法,結果「言人人殊」,也就是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這讓曹參很傷腦筋,不知道應該聽取哪個人的意見才好。後來「言人人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摘出,用來指對同一件事各人所言不同。
壓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驚後以酒食安慰,解其驚駭。《西遊記》第三○回:「那老妖又教安排酒席,與公主陪禮壓驚。」《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劉氏便叫丫鬟擺上幾樣菜蔬,燙熱酒與王生壓驚。」
文人人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言人人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載,漢朝初年,天下安定不久,封為齊王的劉肥正值少壯,想要大展身手有一番作為,於是相國曹參就召集地方上的長老和儒生,請教安民的方法,結果「言人人殊」,也就是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這讓曹參很傷腦筋,不知道應該聽取哪個人的意見才好。後來「言人人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摘出,用來指對同一件事各人所言不同。
一介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絲不苟」之典源,提供參考。 ※《周禮.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施十有1>二教焉:一曰以祀禮2>教敬,則民不苟3>;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五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則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注解〕 (1) 有:同「又」,音|ㄡˋ。 (2) 祀禮:祭祀的典禮。 (3) 不苟:不輕忽、不草率。
一毫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絲不苟」之典源,提供參考。 ※《周禮.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施十有1>二教焉:一曰以祀禮2>教敬,則民不苟3>;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五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則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注解〕 (1) 有:同「又」,音|ㄡˋ。 (2) 祀禮:祭祀的典禮。 (3) 不苟:不輕忽、不草率。
志人人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言人人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載,漢朝初年,天下安定不久,封為齊王的劉肥正值少壯,想要大展身手有一番作為,於是相國曹參就召集地方上的長老和儒生,請教安民的方法,結果「言人人殊」,也就是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這讓曹參很傷腦筋,不知道應該聽取哪個人的意見才好。後來「言人人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摘出,用來指對同一件事各人所言不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