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整地     
瀏覽人次:685 收藏人次:0
種植農作物前整理土地,以利植物生長的工作。包括鋤地、鬆土、做畦等。
    
瀏覽人次:22633 收藏人次:5964783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13117 收藏人次:3272847
完全的,不是零散的。如:「整體」、「整批」、「整個」、「整套」。
使有次序。如:「整理」、「整頓」、「整治」、「整肅」。
有次序的。如:「整齊」、「整潔」、「工整」。
教訓,使吃苦頭。如:「整人」。
修飾。如:「整修」、「整容」、「整形」。
腳踏實地     
瀏覽人次:14920 收藏人次:2409618
百多卷,等到最後定稿時只剩下八十卷,可見其要求之精簡。等到編成後,全書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全都用正楷工整地寫好,一筆不苟。這種認真踏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本史書取名為《資治通鑑》,表示這部史書能作為歷代治亂興亡的借鏡。司馬光做事認真勤懇的態度,可以從這兒看出。所以有一次司馬光問他的好友邵雍,說:「你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邵雍便回答:「你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正是對於司馬光最貼切的讚美。後來「腳踏實地」被用來比喻做事切實穩健。
水土保持     
瀏覽人次:1381 收藏人次:0
1.小地形(1)利用植被調節、吸收或分散地表徑流,減小徑流的侵蝕能力。(2)提高土壤的抗蝕性。可採用整地、增施有機肥料和土壤聚合物、種植根系固土作用強的作物等。(3)增加植被覆蓋度,提高植被的防護作用,營造水土保持林草,調節地表徑流,防止侵蝕。(4)對於已受侵蝕的土地,除防止進一步侵蝕外,要輔以土壤物理化學性質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把土地的保護與改良結合起來。(5)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使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集中治理,連續治理。(6)因地制宜,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水土流失特點及社會經濟條件,進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衣衫不整     
瀏覽人次:1210 收藏人次:0
衣著隨便、穿著不正式或不整齊。如:「參加隆重的典禮,不可衣衫不整。」「半夜火警,許多住戶急於逃難,衣衫不整地站在街頭。」
教育的政治功能     
瀏覽人次:1093 收藏人次:0
一部分,像是愛國精神一般,願為國家付出。 教育可培養國家政治領導人才國家領導的能力,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整地呈現,即使是一專制國家,他同樣需要他的政治助手替他做事,一個人無法忙碌於國家所有大小事,因此必須擁有更多的政治人才,替他做事,此時必須要經由教育的培育,篩選,最後成為國家的持續維持的統治人才,唯有經過國家教育的薰陶,才能擁有除了知識以外,那份打從心底的國家認同。 教育可增進國家政治建設成果教育之所以能夠增進國家建設的成果,不外乎是增進人民的素質,並賦予其願意為整體為國家思考的思維,如果大家都不願為國家做思考,則國家的大...
康有為     
瀏覽人次:584 收藏人次:0
,致使其書學論著(廣藝舟雙楫)充滿鮮明異彩,因而和歷來書論專著大相迴異。有見於此,本論文為要全面且完整地理解康氏之書論,先從清代書法發展概況,作一概括式之鳥瞰,再配合康氏學術思想背景,以此為線索,即可切入康氏書論之全面架構。來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A%B7%E6%9C%89%E7%82%BA&variant=zh-tw
足履實地     
瀏覽人次:423 收藏人次:0
百多卷,等到最後定稿時只剩下八十卷,可見其要求之精簡。等到編成後,全書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全都用正楷工整地寫好,一筆不苟。這種認真踏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本史書取名為《資治通鑑》,表示這部史書能作為歷代治亂興亡的借鏡。司馬光做事認真勤懇的態度,可以從這兒看出。所以有一次司馬光問他的好友邵雍,說:「你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邵雍便回答:「你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正是對於司馬光最貼切的讚美。後來「腳踏實地」被用來比喻做事切實穩健。
漫灌     
瀏覽人次:401 收藏人次:0
1.不先整地,不築畦,灌溉時任水漫流的灌溉法。如:「土地廣大的耕地常用漫灌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