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藏圖書的地方。如:「靜嘉堂文庫」。
2.由許多種書合成的套書。如:「萬有文庫」、「人人文庫」。
尊經閣文庫(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經閣文庫是江戶時代,加賀藩主.而田家世世代代蒐集傳下來的圖書、藩政史記錄文書、諸古文書及美術工藝品等等的收藏品。江戶的前田家邸曾在現在的東京大學之地(本鄉),東大的赤門(紅色的門)就是前田邸之紀念物。1926年前田家邸還在本鄉,當時前田利為氏擔心收藏品散佚,乃創設了財團法人前田育德會,開始將貴重之典籍加以複製,並加強保管維護尊經閣文庫的文化遺產,且提供研究者需要的資料,此乃其設置之目的。不久,前田家邸搬到駒場公園之地,這裡就是原前田侯爵邸,1972年在新邸的一角建立現在的尊經閣文庫文庫收藏漢籍圖書有3,750部。明代刊本較多。亦有朝鮮刊本。值得注意的是文庫收藏了唐薛守真撰〔天地瑞祥志〕...
  斯道文庫是由日本的九州福岡的麻生氏於1938年創立的。1958年在慶祝慶應義塾大學創建100周年之際,麻生氏將斯道文庫的全部藏書都贈送給了慶應義塾大學。1960年作為慶應義塾大學附屬研究所斯道文庫重新建立。在以書誌學研究為專門的研究所裡,對於有關日本和中國的古典資料進行廣泛的調查、收集、保管和研究。
  雖然創立年限短,而且又是大學的研究所,特別是善本比較少,但是這裡收藏著日本、中國、歐美的書誌學研究上不可缺少的目錄、書誌等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和漢籍約150,000冊。另外,還藏有松崎慊堂、狩谷棭齋、龜井南冥、昭陽父子等江戶時代後期著名漢學家的手稿本和手譯本,這是此文庫的特點。
  康乃爾大學圖書館的華森文庫在美國各大學的東亞圖書館中占有一個特殊的地位。它是從收藏有關中國的英文書開始的,到現在還是這類書最多的圖書館。
  這個文庫是由華森(Charles William Wason,1854-1918)所創立。他在1909年開始收藏有關中國的英文書。經過8年的努力,收到9,000多冊,其中包括500多種手稿與37種在中國出版的英文報刊。另外還有從150多種雜誌裡選出來的62,000篇文章,這文庫中較寶貴與稀有的收藏包括最早的西文有關中國的古書,1792年英國馬卡爾尼伯爵使華團的手稿紀錄,與5冊原版的〔永樂大典〕。
  華森在1914年決定把他的藏書...
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川幕府(1603-1867)自初代將軍德川家康以來,在整個時代都致力於收集書籍。在江戶城內,建立了紅葉山文庫來收藏這些書籍。所收藏的書,漢籍占半數以上,藏書量達120,000-130,000冊。另外,由林家的私塾變成為幕府的官學「昌平坂學問所」裡也藏有大量的書籍。這些幕府關係方面及其他藏書,由明治新政府繼承下來,1885年伴隨著內閣制度的建立,成為內閣文庫。以後繼續購入和、漢書、西洋書,1971年國立公文館創立,內閣文庫就成為其組織之一。
  該館現有藏書量約為530,000冊。其中180,000冊是漢籍。其中有宋版22部、元版76部,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約有宋刊本〔廬山記〕5...
靜嘉堂文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靜嘉堂文庫在日本東京都。1892年由三菱財閥岩崎氏創立。收藏漢籍200,000冊、和書80,000冊以及5,000件和漢古美術品。其中有7件國寶、80件重要文化財。靜嘉堂之名來源於〔詩.大雅.既醉〕的「籩豆靜嘉」之句。
  漢籍善本的核心是1907年購到手的陸心源藏書,特別是皕宋樓藏書。再加上也從日本人的手中購入了大量的舊籍。關於宋元版本,現擁有宋版122部、金版1部、元版130部、合訂5,042冊,其中90%是陸氏的藏書。這其中有由日本政府指定的重要文化財18部。〔白氏六帖事類集〕30卷12冊是北宋時代的刊本。一部分的書籍被收入〔古逸叢書〕、〔續古逸叢書〕、〔四部叢刊〕中或被影...
大東急記念文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東急記念文庫位於東京都市郊處的清靜之地,四周樹木蒼盛,空氣清爽。站在文庫門口,可以看到「大東急記念文庫」和「五島美術館」的門牌。建築物的右邊是美術品收藏庫及展示室,左邊就是文庫書庫及事務室。後面還有利用山坡地勢造成的巡迴式自然庭園,供訪客歇息遊覽。大東急記念文庫於1955年3月開館。構成該文庫的主要圖書文獻是久原房之助(1869-1965)和田維四郎蒐集的「久原文庫」的藏書。「久原文庫」曾有一段時期委交京都大學管理,後來,東急會社會長五島慶太氏(1882-1959)擔心這些貴重典籍或會散失,在1948年把[久原文庫]的藏書整批購買。接著又購買國文學者井上通泰博士(1866-1941)舊藏...
東洋文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洋文庫」創始於1917年,三菱財閥岩崎久彌(1865-1955)購買了當時中華民國總統府顧問莫理循(Georg Ernest Morrison, 1862-1920)所藏的中國關係文獻(英文為主)約24,000冊。此後,蒐集範圍擴大到亞細亞全域,包括西文、漢籍、日文書以及各種語文之圖書文獻,到了1924年設立財團法人「東洋文庫」,同時成立東方學研究所。東洋文庫現藏書數約700,000冊,為世界著名的東方學研究中心之一,兼備專門性圖書館與研究所雙重性質。藏書內容大概的說是以Morrison文庫為基礎的洋文書、中國地方志及叢書約4,000部、800餘種的中國族譜、清朝刊行的漢蒙文書籍、各種...
班級文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級文庫通常係指由公共圖書館或學校圖書館配合各班級師生之需要,提供並存放於教室中供師生參考或閱覽的書籍。該批圖書經過一段期間則予收回並加以更換,如此循環不斷,為公共圖書館及學校圖書館之一重要的服務。亦有以班級書箱方式巡迴供覽者,每一書箱停置時間為一週或一個月不等,視班級師生實際需要而定。
中央文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央文庫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在抗日戰爭以前設在上海的祕密文書檔案庫。1926年7月,中共四屆三中全會以後,為加強中央機關的工作,中央祕書處下設文書科,文書科下又設文件保管庫。1928年中共六人以後,中央祕書處文書科設有密寫文件處(用藥水密寫文件的地方)、閱覽文件處(中央負責人閱批文件的地方)和文件保管處(集中保管檔案文件的地方)。從文件保管庫發展為文件保管處,都是集中保管中共中央文件的機構,故稱中央文庫
  1931年,中共中央擬訂了「文件處置辦法」,這是目前發現的中共中央最早的有關文書、檔案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中央文庫保存有中共中央1922-1935年的檔案文獻2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