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娘子     
瀏覽人次:442 收藏人次:0
稱剛結婚或正要舉行結婚典禮的女子。《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央請了鄰居家兩位奶奶把新娘子攙了過來,在房裡拜了花燭。」也稱為「新娘」。
    
瀏覽人次:55555 收藏人次:10218615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22643 收藏人次:7260104
沒有用過、第一次用的。與「舊」相對。如:「新衣」、「新車」、「新辦法」。
開始的。如:「新年」、「新學期」。
剛出現或剛開始的。如:「新芽」、「新居」、「新寫的書」、「新買的鞋」。
新的事物。如:「迎新」、「溫故知新」。
形容結婚時的人和物。如:「新娘」、「新房」。
革除舊的、有新的作為。如:「改過自新」、「日新又新」。
朝代名。
    
瀏覽人次:5778 收藏人次:2377413
稱母親。如:「娘親」、「爹娘」、「阿娘」。
稱少女或少年婦女。如:「姑娘」、「小娘子」。
舊多稱妻子。如:「娘子」、「老闆娘」。
稱年長或已婚的婦女。如:「大娘」、「姨娘」、「婆娘」。
娘子     
瀏覽人次:3454 收藏人次:0
1.稱謂。稱妻子。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四.婦女曰娘》:「然都下自庶人妻以及大官之國夫人,皆曰娘子。」《儒林外史》第三回:「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
2.泛稱女子。唐.韓愈〈祭周氏姪女文〉:「維年月日,十八叔叔母具時羞清酌之奠,祭於周氏二十娘子之靈。」《聊齋志異.卷七.邵女》:「若個娘子,何愁無王侯作貴客也!」
3.唐朝玉環獲玄宗專寵,宮中號為「娘子」。見《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楊貴妃傳》。後為宮嬪、宮妃的泛稱。宋.無名氏《靖康要錄》卷一:「二十二日,閣分大內娘子用小轎十餘乘,入東宮府議事。」
4.古時奴婢對女主人的稱呼。唐.薛調《無雙傳》:「有青衣告仙客曰:『娘子適以親情事言於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許也。」』」
新娘     
瀏覽人次:945 收藏人次:811789
1.稱剛結婚或正要舉行結婚典禮的女子。《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如女兒嫁人的,嫁時稱為『新娘』,後來稱呼『奶奶』、『太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吃到半席時,忽然間鼓樂喧天的新娘娶回來了。」也稱為「新娘子」、「新嫁娘」、「新媳婦兒」。
    
瀏覽人次:16547 收藏人次:3756479
父母。如:「父親」、「母親」、「雙親」、「慈親」。
具血緣或因婚姻而建立關係的。如:「親人」、「親兄弟」、「親朋好友」、「姻親」。
自己的。如:「親口」、「親自」、「親手」、「親眼看到」。
接近。如:「親近」、「親信」、「親和力」。
愛。如:「親愛」、「相親相愛」。
指婚姻之事。如:「成親」、「結親」、「提親」、「求親」。
指新娘。如:「娶親」、「迎親」。
接吻,或用面部接觸。如:「親嘴」、「親吻」。
夫妻雙方的家屬稱呼對方的父母。如:「親家公」、「親家母」。
沾沾自喜     
瀏覽人次:16387 收藏人次:1852821
近義:自鳴得意,洋洋自得,洋洋得意,詡詡自得反義:自輕自賤,垂頭喪氣辨似: 沾,音ㄓㄢ。沾沾,自得貌。不可寫作「粘」。 「沾沾自喜」及「自鳴得意」都有自滿、得意的意思。 「沾沾自喜」側重於自得、自滿的樣子;「自鳴得意」側重於自豪、自誇的表現。 沾沾自喜 自鳴得意 辨似例句 ○ ㄨ 喜宴上,賓客們頻頻稱讚新娘子美貌大方,他聽了心中~,慶幸自己能娶個美嬌娘。 ㄨ ○ 他的作品不過得了個小獎,就~地到處炫耀。
啞口無言     
瀏覽人次:9240 收藏人次:1078717
遭人質問或駁斥時沉默不語或無言以對。《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起初王員外已有八九分不悅,又被趙昂這班言語一說,湊成一十二分,氣得啞口無言。」《文明小史》第二回:「張師爺聽了這話,把他羞的了不得,連耳朵都緋緋紅了,登時啞口無言。」
寸步不離     
瀏覽人次:5196 收藏人次:1579848
緊緊跟隨著,一小步也不離開。比喻關係密切,總是在一起。《水滸傳》第二回:「高俅自此遭際端王,每日跟著,寸步不離。」《儒林外史》第五回:「趙氏含著眼淚,日逐煨藥煨粥,寸步不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