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21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的開始。北周.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初刻拍案驚奇》卷五:「一開新年,便打點束裝,前赴扆州成婚。」也稱為「新歲」。
新年新氣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的一年,新的風貌。如:「新年新氣象,客廳整理後,煥然一新。」
新年參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叫做初詣,是指一年的第一天到寺廟去拜拜,是日本新年的傳統活動。
新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舊的一年過渡到新的一年。例:粄仔炊炊﹝蒸蒸﹞啊,屋下拚拚啊,準備過新年。(年糕蒸一蒸,屋子掃一掃,準備過新年。)
新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伯來儀式舞蹈。「Rosh Hashana」即頭之意,指一年之始,慶祝第一個節日,用牡羊角的號角吹出信號並圍圈跳舞,變化多種莊嚴的行進方式。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新年禱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世紀法國在新年節慶時所用的特殊名詞,此詞原為「Paroisse de l´Année」,即是「新年禱詞」之意,但時代變遷漸漸被誤用為「Prose de l´Ane」。此詞喻表新年時所遵守之慣例,意指須戴法式的假面「Masque」或舉行「新年節慶」(Fete du Fürsten)的慶祝活動等。中世紀時,此吟頌禱詞在莊嚴的皇家慶典時經常被使用,但後來卻慢慢改變了內容與形式。如在「波微」(Beauvais)和「森斯」(Sens),新年時村女騎著驢子列於行進隊伍中,吟唱著禱詞轉型的法式拉丁拙詩。例如,原來「Heye! Seignior! Heye!」是鼓勵人人參加跳舞行列,卻轉變為不合文法拉丁詩中...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若諾謝;新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舞名。蘇格蘭新年舞蹈,農莊僕役、女侍、及朋友們,在接受主人的新年禮物之後,以歌舞歡迎新年來臨。特別於北若諾謝小島的平原上,聳立一座巨石,約十呎高,新年的當天,常見五、六十位村民在此聚集,在月光下高歌跳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新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蘭西利西亞(Silesia)古老的新年節慶舞蹈,已由聖職人員接管,在日期上也稍有更動,移至12月24日。這種舞原本是為了慶祝Chylde ── 新誕生的「年」(the New-born Year),「年」像嬰兒般被溫柔地搖哄著 ── 日子也在氣候變化的緊張中微微晃動(不過春季與秋季時較明顯)。這種舞(十五、十六世紀時)於位於來比錫(Leipzig)與雷根司堡(Regensburg)附近的霍夫斯達特(Hofstadt)很有名。此禮拜儀式始於西元四世紀,儀式中有讚美青年耶穌的歌曲;儀式進行到一半,風琴演奏者便轉而演奏傳統的地方舞曲(配上新的歌詞)。男孩與女孩們在教堂內等候暗示,然後慢步走向聖壇,...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新年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中世紀法國一種古老且莊嚴的禮儀,為慶祝冬至,即新年的到來。但如同許多古代的風俗習慣,此新年之舞的名聲變壞;其莊嚴肅穆的風格變成卑俗的幽默。此舞的日期確定為至日而於主顯日結束;主顯日為一月六日,是紀念耶穌基督顯現於來自東方三博士面前的節日。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的。如:「新年」、「新學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