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94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旗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旗的高竿。《三國演義》第七回:「忽一日,狂風驟起,將中軍『帥』字旗竿吹折。」也作「旗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布帛製成,畫有紋飾的標誌。如:「國旗」、「錦旗」、「軍旗」、「令旗」。
清朝滿州部屬的編制。如:「八旗」。
指和滿族有關的。如:「旗人」、「旗袍」、「旗裝」。
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子的主幹。如:「竹竿」、「釣竿」。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列成方形陣勢。 (18) 裳:人下身穿的衣服。 (19) 旂:音ㄑ|ˊ,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為裝飾的旗子。 (20) 白羽之矰:用白色羽毛裝飾的箭。矰,音ㄗㄥ,繫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 (21) 秉鉞:拿菑j斧。鉞,音ㄩㄝˋ,一種形狀似斧的武器,但較斧大,多用作禮仗,以象徵帝王的權威,也用為刑具。 (22) 中陳而立:站在中陣。陳,同「陣」。 (23) 左軍:古代軍陣編制,分左、中、右三陣。左軍指左陣之兵。 (24) 旟:音ㄩˊ,古代指揮軍隊前進的旗子,畫有鳥振翅疾飛的圖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為裝飾的旗子。《爾雅.釋天》:「注旄首曰旌,有鈴曰旂。」晉.郭璞.注:「縣鈴於竿頭,畫蛟龍於旒。」《孟子.萬章下》:「庶人以旃,士以旂。」漢.趙岐.注:「旂,旌有鈴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旗竿。《集韻.平聲.江韻》:「杠,旌旗干。」《儀禮.士喪禮》:「竹杠長三尺,置于宇西階上。」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牛羊滿田野,解旆束空杠。」
如荼如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列成方形陣勢。 (18) 裳:人下身穿的衣服。 (19) 旂:音ㄑ|ˊ,一種在旗旒上畫龍,並在旗竿竿頭繫鈴作為裝飾的旗子。 (20) 白羽之矰:用白色羽毛裝飾的箭。矰,音ㄗ間A繫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 (21) 秉鉞:拿著大斧。鉞,音ㄩㄝˋ,一種形狀似斧的武器,但較斧大,多用作禮仗,以象徵帝王的權威,也用為刑具。 (22) 中陳而立:站在中陣。陳,同「陣」。 (23) 左軍:古代軍陣編制,分左、中、右三陣。左軍指左陣之兵。 (24) 旟:音ㄩˊ,古代指揮軍隊前進的旗子,畫有鳥振翅疾飛的圖像。
揭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起、豎立旗竿。多指起義而言。[例]秦末的暴政使得人民揭竿而起,推翻極權統治。
旗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旗的高竿。如:「因為下雨了,他們將國旗自旗杆降下。」也作「旗竿」。
屢戰屢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一次戰爭或競爭都獲得勝利。《三國演義》第七回:「吾屢戰屢勝,取襄陽只在旦夕;豈可因風折旗竿,遽爾罷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