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明的指教。《戰國策.魏策一》:「寡人不肖,未嘗得聞明教。今主君以趙王之詔,詔之敬以國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頤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後來「因材施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說明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養尊處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史稿.卷一三九.兵志十》:「九年,令各統兵官習射以六力弓為度,習槍以迅速命中為度,申明教誡,力挽積習,不得養尊處優。」
意義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tion)和「統整調和」(integrative reconciliation)原則,清楚地講解說明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分辨新舊知識的異同,進而建立整合性的知識整體。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意義學習理論英文關鍵字:meaningful learning theory 參考資料黃政傑著。教學原理,2011年初版,頁34-36,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施教因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頤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後來「因材施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說明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教學效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教學效能的概念源自於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因此,在說明教師教學效能前,須先對自我效能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班杜拉對自我效能(self-sfficacy)曾做過如下的定義: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個人再行動前組織、規劃能力的判斷。班杜拉並將自我效能區分為「結果預期」及「效果預期」,並將此一理論運用到教師效能的信念上。「結果預期」是指教師相信其教學情境能被控制的程度,也就是吉柏森(GIBSON)與殿伯(Dembo)所謂的「一般教學效能」,指於外在條件下教師能影響或改變學生的學習的信念,是將學生的成敗歸於外在因素,指的是教師克服...
班級社會體系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級社會體系理論(Classroom as A Social System)最早提出「社會體系」概念來研究人類社會行為的是T. Parsons;然而將此概念具體化,發展出一套分析人類社會互動的理論模式,並且用以闡明教學情況中行為改變問題的,則當推Getzels 和 Thelen(1960)。Parsons 曾經指出「社會體系」包括下述特性:(1)它包括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人群的互動;(2)一個行動者與其他行動者處在一個「社會情境」中;(3)行動者之間有某種互相依存的一致行為表現,此種表現是由於彼此具有共同的目標導向(或共同...
魔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妖術、邪法。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偶讀徐常侍《稽神錄》云:『有善魔法者,名曰明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