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0.52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齋戒時,浴後所穿的衣服。《論語.鄉黨》:「吉月必朝服而朝,齊必有明衣布。」
2.喪衣,死者殮前所穿的內衣。《儀禮.士喪禮》:「明衣裳用布,鬠笄用桑,長四寸纋中。」
3.神明之衣。《穆天子傳》卷六:「昧爽,天子使嬖人贈田文錦明衣九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身上穿的,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如:「毛衣」、「雨衣」、「豐衣足食」。
包在物體外的東西。如:「糖衣」、「書衣」。
苔衣、地衣: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
衣缽:原指佛教徒傳承的信物,後泛指師父傳給弟子的學問或技藝。如:「衣缽相傳」、「承其衣缽」。
文言動詞。穿著。如:「衣錦還鄉」。
凶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將軍出陣時,從北門出發,並以喪禮處之,以示必死的決心。故後稱北門為「凶門」。《淮南子.兵略》:「君若許之,臣辭而行。乃爪鬋,設明衣也,鑿凶門而出。」
標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明、顯示。《書經.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唐.孔穎達.正義:「次明衣服上下,標顯尊卑,故云:『汝明』。」《宋書.卷八六.殷孝祖傳》:「今與賊交鋒,而以羽儀目標顯,若善射者十手攢射,欲不斃,得乎?」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