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48.64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鏡不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鏡屢照而不感疲勞。比喻人的智慧,多用無傷。《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不嫌問難曰:明鏡不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累、困倦。如:「疲倦」、「疲勞」、「疲乏」、「疲困」、「疲累」、「疲於奔命」、「精疲力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銅或玻璃製成能反映物體形象的器具。如:「鏡子」、「銅鏡」、「穿衣鏡」。
利用光學原理製成,可以矯正視力或做光學實驗用的器具,一般多用玻璃製成。如:「眼鏡」、「放大鏡」。
借用已經發生的事情,來做參考、警惕。如:「借鏡」。
明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明的鏡子。《淮南子.俶真》:「莫窺形於生鐵,而窺形於明鏡者,以睹其易也。」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2.比喻見解清晰。《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弘景為人員通謙謹,出處冥會,心如明鏡,遇物便了。」《水滸傳》第八回:「恩相明鏡,念林冲負屈啣冤,小人雖是粗鹵軍漢,頗識些法度,如何敢擅入節堂?」
3.形容人的明曉。如:「別看他狀似痴呆,心卻像明鏡一般清明。」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