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易順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8~1920)字仲實,一字實甫、碩父,清湖南龍陽人。官至廣東欽廉道,才思縱逸,少有神童之稱。駢文詩歌皆有名,自號眉伽,晚號哭庵。著有《四魂集》、《盾鼻拾遺》、《詩詞集》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如:「鼎鼐」、「鼎鑊」、「列鼎而食」。
古代傳國的寶器,作為王位、帝業的象徵。如:「問鼎中原」。
盛大。如:「鼎力相助」、「鼎鼎大名」。
方當、正當。如:「鼎盛」。
借指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如:「臺鼎」、「鼎輔」。
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
比喻三方對峙。如:「三國鼎立」、「鼎足而居」、「勢成鼎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困難的、不須費力的。如:「容易」、「輕易」、「易如反掌」、「輕而易舉」、「知難行易」。
平和。如:「平易近人」。
改變。如:「易容」、「易地而處」、「改弦易轍」、「移風易俗」。
因交換而演變成的商業行為。如:「交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循。與「逆」相對。如:「順風」、「順流」、「順序」。
遵循、服從。如:「歸順」、「順從」、「順理成章」。
隨。如:「順口」、「順手」、「順應」。
剛好、就便。如:「順便」、「順路」。
適合、如意。如:「順心」、「順眼」、「唸起來很順口」、「這枝筆用起來很順手。」
通暢。如:「通順」、「順暢」。
整理。如:「拿把梳子把頭髮順一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