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8.5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映像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映像理論是一種以唯物主義為基礎的知識理論,其說以為人類的知識係外在客觀世界反映在人類意識中的影像。
  映像理論的先驅可以遠溯古希臘的原子論派哲學家德謨克里特斯(Democritus, 460~370 B.C.),他認為宇宙萬物均由原子構成,原子有各種不同形狀、大小,不同種類原子安排在不同秩序與位置就形成事物之不同性質。事物會依其性質顯現不同形象,與人類同性質的原子接觸,就形成人類的知識。
  映像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是十七世紀英國的唯物感覺主義和十八世紀法國的唯物主義。英哲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以為物體的特性是運動,運動的物體作用於人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光線照射而顯影。如:「映射」、「倒映」、「放映」、「春水綠波映小橋」。
意見的提出。如:「反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如:「他長得像父親。」、「她的眼睛像媽媽。」
人物的圖畫或雕塑。如:「畫像」、「塑像」、「佛像」、「雕像」。
如、比如。表示推測的用詞。如:「像他這樣的人,並不可靠。」、「像今天所發生的事,便是最好的例子。」
彷彿、似乎。如:「好像」、「這地方像是從前曾經來過。」
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實踐中歸納或由觀念推演而得到的有系統、有組織的說理或論點。
2.論事物之理,對實際或實踐而言。《北史.卷四四.列傳.崔亮》:「光韶博學強辯,尤好理論。」唐.鄭谷〈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後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紀〉詩:「理論知清越,生徒得李頻。」
3.據理爭論,講理。《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若先嚷破了,反被他做了準備。不如竟到官司,與他理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心中不覺暗暗動怒;只不便同他理論。」
4.理會、注意。明.湯顯祖《紫釵記》第五三齣:「如今盧府著忙,不暇理論到此事。」《英烈傳》第三一回:「那周顛日日也在帳中閑耍,太祖也不十分理論。」
5.道理、理由。元.曾瑞《留鞋記》第三折:「你既是個女子,怎生不守閨門之訓,這繡鞋兒卻揣在郭華懷中,有何理論,從實招來。」
映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光線的曲折反射作用而現出的影像。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