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88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晉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西中部一帶的戲曲劇種,由蒲劇衍生而成。唱腔以梆子腔為主。也稱為「中路梆子」、「山西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前往。如:「晉見」。
職位的提升。如:「晉升」、「晉級」。
古國名。如:「晉國」、「秦晉之好」、「楚材晉用」。
朝代名。如:「西晉」、「東晉」、「後晉」。
大陸地區山西省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十分、猛烈。如:「劇痛」、「劇烈」、「劇毒」、「劇寒」、「劇暑」。
戲。如:「話劇」、「劇情」、「喜劇」、「悲劇」、「劇場」。
導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曲唱腔中的特定板式。由散板或原板的上句演變而來,曲調高揚,節奏伸展。常在慢板前面,具有引子或叫板的性質,成為戲曲的先導部分,如平劇中的西皮導板和二黃導板。此外,尚用在不同板式的轉換,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功用,如晉劇的倒板、秦腔的二倒板。也作「倒板」。
山東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東一帶與河南、河北部分地區的劇種。據說是秦腔或晉劇傳入山東後所形成。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以梆子腔演唱。伴奏樂器最早使用二弦、三弦,後改用板胡、二胡。戲曲劇目有四百餘齣。
中路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山西地方的劇種。由蒲劇派衍生而成。音調高亢,唱腔以梆子腔為主。也稱為「晉劇」、「山西梆子」。
山西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山西地方的劇種。由蒲劇派衍生而成。音調高亢,唱腔以梆子腔為主。也稱為「晉劇」、「中路梆子」。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