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晡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狄氏到了這日晡食,果然盛妝而來。」也作「餔時」。
晡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晚上的時候,泛指晚上。例:暗晡時頭,頭那臥起來看星仔,佢兜就像花恁靚!(晚上你抬起頭來看星星,它們就像花一樣漂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候,一段的時間。如:「現時」、「古時」、「那時」。
一定的時間。如:「按時」、「準時」、「限時」。
機會。如:「時機」、「時來運轉」。
經常。如:「時常」、「時時」、「學而時習之」。
偶爾。如:「時好時壞」。
現在的、當前的。如:「時弊」、「時裝」、「時事」、「時局」。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時。約當午後三時至五時。一般泛指下午或黃昏。通「餔」。《廣韻.平聲.模韻》:「晡,申時。」漢.馬第伯〈封禪儀記〉:「早食上,晡後到天門。」《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高行周跳馬出戰,自午至晡,彼此各有勝敗。」
微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醉。《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一.邵雍傳》:「旦則焚香燕坐,晡時酌酒三四甌,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
餔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淮南子.天文》:「至于悲谷,是謂餔時。」《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日餔時,遂擊產。」也作「晡時」。
十二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分一天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十二個時辰。
鵲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鵲鳴。相傳為喜兆。《宋史.卷四六二.方技傳下.孫守榮傳》:「一日,庭鵲噪,令占之,曰:『來日晡時,當有寶物至。』」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