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晦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藏行蹤,不與人交往。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昔遭衰世皆晦跡,今幸樂國養微軀。」
晦跡韜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韜光,收斂光采。晦跡韜光比喻隱藏自己的才能,不為世人所知。金.侯善淵〈益壽美金花.無言無說〉詞:「物我俱忘,晦跡韜光德自長。」元.王仲元〈江兒水.竹冠草鞋麤布衣〉曲:「竹冠草鞋麤布衣,晦跡韜光計。」也作「韜光滅跡」、「韜光晦跡」、「韜光隱跡」、「韜神晦跡」。
韜光晦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隱藏才能,不露於外。《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單說著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懷才抱德,韜光晦跡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異寶、良金美玉,藏於泥土之中。」也作「晦跡韜光」。
逃名晦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姓埋名,不露行跡。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俺逃名晦跡,在這深山裡隱居,真個無是無非。」
杜門晦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閉門戶,隱匿自己的行跡。《周書.卷四○.宇文神舉傳》:「顯和具陳宜杜門晦跡,相時而動。孝武深納焉。」也作「杜門屏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如:「晦日」。
昏暗。如:「幽晦」、「晦暗」、「昏晦」。
夜晚。如:「風雨如晦」。
不明顯。如:「隱晦」、「晦澀」。
倒霉、不吉利。如:「晦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印。如:「足跡」、「絕跡」、「匿跡」。
泛指一切事情發生後所留下的殘痕。如:「跡象」、「痕跡」。
切磋琢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懷才抱德,韜光晦跡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異寶,良金美玉,藏於泥土之中;一旦出世,遇良工匠,切磋琢磨,方始成器。」
隱姓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姓名,不讓別人知道真實的身分。#語出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 △「晦跡埋名」
相時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時機再採取行動。《左傳.隱公十一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可謂知禮矣。」《周書.卷四○.宇文神舉傳》:「顯和具陳宜杜門晦跡,相時而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