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晻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幽暗不明。《漢書.卷九.元帝紀》:「然而陰陽未調,三光晻昧。」
2.曖昧、不光明。《漢書.卷六六.楊敞傳》:「惲宰相子,少顯朝廷,一朝〔以〕晻昧語言見廢,內懷不服。」
3.隱藏埋沒。《漢書.卷三○.藝文志》:「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晻昧,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塗、不明白。如:「愚昧」、「昏昧」、「昧理」、「蒙昧」。
隱藏、隱瞞。如:「拾金不昧」、「昧著良心」。
昏暗不明。如:「暗昧」、「昧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暗不明的樣子。《漢書.卷九.元帝紀》:「然而陰陽未調,三光晻昧。」
新陳代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蔡邕〈筆賦〉(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筆》引)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性精亟以摽悍,體遄近以騁步。削文竹以為管,加漆系之纏束。形調摶以直端,染玄墨以定色。書乾坤之陰陽,讚三皇之洪勳;敘五帝之休德,揚蕩蕩之典文;紀三王之功代兮,表八百之肆勤。傳六經而輟百氏兮,建皇極而序彝倫;綜人事於晻昧兮,贊幽冥於神明。象類多喻,靡施不協。上剛下柔,乾坤1>之位也;新故2>代謝,四時3>之次4>也;圓和正直,規矩之極也;玄首黃管,天地之色也。 〔注解〕 (1) 乾坤:本是易經上的兩個卦名,後借稱天地、陰陽、男女、夫婦、日月等。乾,音ㄑ|ㄢˊ。 (2) 故:舊。 (3) 四時:春、夏、秋、冬...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