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曠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曠廢職守。《大宋宣和遺事.元集》:「事有當言而不言,臣為曠職。」
2.保留空缺的職位。《北史.卷三六.薛辯傳》:「苟非其人,不如曠職。」
3.未請假而缺勤。如:「他因為曠職過多,因而被老闆解僱了!」
曠職僨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僨事,壞事。曠職僨事指不盡守職責,而把事情弄糟了。《明史.卷一八一.劉健傳》:「文武臣曠職僨事、虛糜廩祿者,寧可不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空缺、荒廢。如:「曠課」、「曠職」、「曠日廢時」。《孟子.離婁上》:「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唐.韓愈〈爭臣論〉:「蓋孔子嘗為委吏矣,嘗為乘田矣,亦不敢曠其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作、職位。如:「職業」、「求職」、「辭職」、「兼職」、「身居要職」。
本分、職位內的事。如:「盡職」、「職務」、「有虧職守」。
公文中下屬對上級主管的自稱。如:「職等奉命」、「卑職」。
掌管、管理。如:「職司」、「職掌大權」。
由於、惟、只,常用於句首。如:「職是之故」、「職此而已」。
職業學校的簡稱。如:「高職」、「商職」。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暗覺新秋近,殘河欲曙遲。 移疾會詩客元生與釋子法朗,因貽諸祠曹  對此嘉樹林,獨有戚戚顏。抱瘵知曠職,淹旬非樂閑。  釋子來問訊,詩人亦扣關。道同意暫遣,客散疾徐還。  園逕自幽靜,玄蟬噪其間。高窗瞰遠郊,暮色起秋山。  英曹幸休暇,悢悢心所攀。 慈恩伽藍清會  素友俱薄世,屢招清景賞。鳴鍾悟音聞,宿昔心已往。  重門相洞達,高宇亦遐朗。嵐嶺曉城分,清陰夏條長。  氳氛芳台馥,蕭散竹池廣。平荷隨波泛,回飆激林響。  蔬食遵道侶,泊懷遺滯想。何彼塵昏人,區區在天壤。夜偶詩客操公作  塵襟一瀟灑,清夜得禪公。遠自鶴林寺,...
報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應用文的一種。用於下級人員向上級陳述時。[例]公司員工曠職,必須向主管上一份報告,說明理由。
不適任教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者」等作為參考基準,例如:教師體罰學生且有具體事實者、曠課與曠職記錄且工作態度消極、重病或體力並不適宜教學工作,有具體事實者等,甚至性騷擾等重大行為失當且具體事實者等均可判定為不適任教師;此外,針對不適任教師處理與通報,教育部更成立全國不適任教師教師資訊網,網址為http://unfitinfo.moe.gov.tw/
經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耐久、持久。《三國志.卷一六.魏書.鄭渾傳》:「地勢洿下,宜溉灌,終有魚稻經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晉書.卷八三.顧和傳》:「百揆務殷,端右總要,而曠職經久,甚以悒然。」
逋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曠職遊蕩、逃亡。《漢書.卷七四.丙吉傳》:「吉馭耆酒,數逋蕩,嘗從吉出,醉歐丞相車上。」
叨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臣豐稷、陳師錫等,叨被聖恩,濫居言路、事有當言而不言,臣為曠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