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1.0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朋黨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宋歐陽修撰。凡抱有同一政見而互相結合的從政者,其敵對政見者每指為「朋黨」。宋朝政治每因小人起朋黨之議而大興冤獄,故歐陽修纂此文上表呈奏仁宗,希冀賢臣不被小人陷害,並且能受朝廷重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友人。如:「朋友」、「朋儕」、「親朋」。
結夥而成黨派。如:「朋黨」。
相比。如:「碩大無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同志所組成的有理想、有組織的團體。如:「政黨」、「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
為私利而結成的團體。如:「朋黨」、「結黨營私」、「狐群狗黨」。
偏袒、偏私。如:「黨同伐異」。
朋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類的人相互集結成黨派,排除異己。《戰國策.趙策二》:「臣聞明王絕疑去讒,屏流言之跡,塞朋黨之門。」《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使馳說之士無所開其口,禁朋黨以勵百姓,定楚國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諸侯。」
黨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直的言論。也作「讜論」。
2.一黨的言論。宋.陸游〈跋兼山先生易說〉:「君彥明獨謂,立之自黨論起,即與程先生絕。」
道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和正義。宋.歐陽修〈朋黨論〉:「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弄墨,專事吟詩唱合。因此,他沒有留給後人多少學術性的論著,其著作大多與朝政有關,或出於時事而著,如《朋黨論》、與《大義覺迷錄》。但從那些大量的散文式上諭中,不難看出雍正具有相當的文學功底和文字表達能力,其上諭動輒數百數千言,書寫都很整潔,文字流暢,間有口語,稍加整理就成一篇政治性散文。雍正這種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的才華,在清代列帝中是罕見的,其學問可能也不下於乃父,遠不及康熙的則是在武藝騎射方面。在雍正執政的十三年中,所批閱的奏摺,最保守的看法,至少約有二萬二千餘件;部本、通本十九萬餘件。硃諭、硃批,是雍正勤於政事的最好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開、離別。如:「日月相暌」、「暌違已久」。宋.蘇軾〈續歐陽子朋黨論〉:「疏者易間,而親者難暌也。」
利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利益與爵祿。如:「大部分人成天爭的是啥?無非就是功名利祿。」《禮記.坊記》:「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偝。」宋.歐陽修〈朋黨論〉:「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貨財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