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4.37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木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木板做為刻版印畫的材料,刻成想像中的畫面後,再經拓印於紙、布成畫,稱為「木版畫」。也稱為「木板畫」、「木刻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繪。如:「畫圖」、「畫畫」。
圖。如:「圖畫」、「彩畫」、「畫冊」、「漫畫」、「如詩如畫」、「一幅風景畫」。
文字書寫的一筆。如:「筆畫清楚」、「一筆一畫慢慢寫」。
設計。如:「謀畫」、「策畫」、「計畫」。
區分。如:「畫分」、「畫清界限」。
畫一:清楚、整齊。如:「整齊畫一」。
畫廊:供畫家陳列展覽作品的地方。
量詞。用於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如:「亞』這個字有八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築牆或建築用的木夾板。如:「版築」。
印刷時用的印板,上面刻有文字或圖形。如:「版畫」、「雕版」、「鉛版」、「活字版」、「照相版」。
泛指書籍等印刷品或影音圖像。如:「版權」、「出版」、「盜版光碟」。
印刷品印行的次數。如:「版次」、「初版」、「再版」。
報紙或雜誌的版面。如:「頭版」、「財經版」、「社會版」、「藝文版」。
量詞:A>計算報刊頁面的單位。如:「今天的報紙共有十六版。」B>計算出版品印行次數的單位。如:「這本書已出至十二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如:「神木」、「樹木」、「草木」。
木材。如:「木板」、「木料」、「朽木不可雕」。
用木料製造的。如:「木馬」、「木屋」、「木器」。
棺材。如:「棺木」、「壽木」、「行將就木」。
失去知覺。如:「手腳麻木」。
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版畫是用版來當媒介物所製作出來的繪畫,有「複數性」,且是「間接藝術」,不是那種直接描畫所得的結果。一般而言,版畫可分成凸版、凹版、平版、孔版幾種形式。凸版是指製版過程中,將不需要部分剔除,印製出凸出部分設計的版畫;凹版製版時,是將欲表現的形象做成深淺不同的凹陷,並將油墨擠壓進凹陷部,拭淨殘留在平面部分的多餘顏料,然後印製出來的版畫;平版則不做凹凸面,而是平面的版,利用水、油不容的原理,使僅描繪部可沾上油墨,然後印製而成的版種;孔版是利用堅牢的平面版,控割孔穴,使顏料油墨透過這模版孔穴而印刷於平面素材上,如紙、布、金屬、壓克力等板面的版畫。
  這幾個版種,各有其獨特表現特性與效果...
  唐代發明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除以文字為主要對象外,也有以繪畫上版,雕鐫後再施印於紙張上,做為書中插圖或其他各種特殊用途如年畫裝飾畫等,這種手工木刻印刷的圖繪成品,前人有繪刻、繪圖、繡相、出相等不同名稱,近人則統稱之為版畫。自唐迄今,我國版畫已有千餘年的發展歷史,唐及五代是版畫的萌芽與成長時期,兩宋步履其後,繼續發展,為版畫的興盛時期,亦為版畫奠下良好的基礎。元、明時代,由於通俗文學的興起,附圖書刊大行其道,版畫呈現一片好景,不僅繪畫名家參與製作,提升了繪畫的品質,同時版畫也從單色印刷,進入到套色、餖版、拱花等彩色印刷技巧的使用,作品琳瑯滿目又色彩繽紛,明代可稱為版畫史上的黃金時期,清季以後...
木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製的印刷版,為一種舊式的刻版。
浮世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盛行於日本江戶時代(西元1603~1867)的木版畫。以明豔的色彩,簡練的線條描繪民間風俗、人物、風景等,能充分反映當時的民間生活。浮世繪約風行二百餘年,著名的畫家有鈴木春信、菱川師宣等。
板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以鏡板為作畫材料,今改以鏤刻或腐蝕的方法,於銅版、木版、石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蝕,再塗上油墨或水性顏料,以紙或布拓印出來的圖畫。有孔版畫、凸版畫、凹版畫及平版畫四種基本類型。也作「版畫」。
木刻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版畫。方法為在木板上刻成圖形,再印在紙上的成畫。也稱為「木板畫」、「木版畫」。
木板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木板刻成想像中的畫面後,再經拓印於紙、布成畫,稱為「木板畫」。含有刀、木情趣。也稱為「木版畫」、「木刻畫」。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