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17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未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知道、不清楚。《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蕭遠論其本而不暢其流,子玄語其流而未詳其本。」
2.不詳盡。《文選.陸倕.新刻漏銘.序》:「衛宏載傳呼之節,較而未詳。霍融敘分至之差,詳而不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備、仔細。如:「詳細」、「詳備」、「詳實」、「詳盡」。
明白、知道。如:「姓名不詳」。
細述、陳述。如:「內詳」。
從容、莊重。如:「安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八位。
未時:時辰名。約當下午一時到三時。
否定詞。不、沒有。如:「尚未」、「未免」、「未置可否」、「假期未滿」。
未來︰將來。如:「你未來的計畫是什麼?」
驚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作「去」,當從之。 (11) 臨武君:楚國將領,生卒年不詳。 (12) 秦孽:言嘗敗於秦。其事未詳
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2>分合,豫應3>天下之變,百出而不窮,以詐4>自名於世,而曰兵徒詐而已矣。蓋管仲、咎犯之所略用而未詳,陰取而諱稱者,武盡載之。而後世之好為詐者,思欲出武之外亦終不可得。 〔注解〕 (1) 孫武:字長卿,生卒年不詳,春秋時齊人,著名兵法家。吳王闔閭用以為將,破楚,威逼齊、晉,遂霸諸侯。 (2) 奇正:古時兵法術語。古代作戰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 (3) 豫應:預先因應。 (4) 詐:欺騙。
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權從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進的死訊後,問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撫恤。這個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該嚴懲以儆天下,不宜賞賜厚葬。出現「假公濟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出現「假公濟私」的書證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敷衍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平定臺灣紀略》卷三九:「賊勢固結蔓延,日肆猖獗。而該將軍等節次奏報之摺,僅以支持堵禦情節敷衍塞責,而于賊匪出沒之聚實在情形,及官兵打仗損失之數,並未詳悉陳明。」
蘇門四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毛晉所刊,題曰《琴趣外編》,其跋語稱詩餘不入集中,故名《外編》,分為六卷。但與《書錄解題》皆不合,未詳其故。晁補之之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受蘇軾影響很大。 張耒張耒(1054-1114),北宋詩人。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縣)人,生長于楚州淮陰(今屬江蘇省清江)。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張耒自幼聰慧,13歲即能文,從學于蘇軾,頗受蘇軾的愛重。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中進士,歷任臨淮主簿、壽安尉、咸平縣丞,著作郎、史館檢詩等職。哲宗‧結聖初,以直龍閣知潤州。徽宗‧元初佔試館閣,授秘書省正字,官至起居...
託公報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權從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進的死訊後,問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撫恤。這個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該嚴懲以儆天下,不宜賞賜厚葬。出現「假公濟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出現「假公濟私」的書證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借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權從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進的死訊後,問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撫恤。這個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該嚴懲以儆天下,不宜賞賜厚葬。出現「假公濟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出現「假公濟私」的書證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