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23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叔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0~1942)原名文濤,字惜霜,號叔同,浙江平湖人。話劇活動家、藝術教育家。擅長書畫篆刻,工詩詞。常選取日本和西洋曲調填詞,少數由自己作曲,代表作有〈送別〉、〈西湖〉、〈春游〉、〈早秋〉等。民國七年(西元1918)於杭州跑虎寺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此後專研戒律,成為一代高僧。著有《弘一大師律學遺著》、《李叔同歌曲集》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葉喬木。春天開白色花。果實球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甘而酸。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樣的,沒有差異。如:「同等」、「相同」、「大同小異」、「志同道合」。
跟…一樣。如:「同上」、「同前」、「如同」、「情同手足」。
一起。如:「同學」、「同伴」、「同事」、「共同」、「同甘共苦」。
聯合、聚在一起。如:「會同」、「夥同」。
和、與、跟。如:「我同你一道去。」
贊成。如:「同意」、「贊同」。
和諧、和平。如:「世界大同」。
契約。如:「合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父親的弟弟。如:「叔父」。
稱丈夫的弟弟。如:「小叔」。
稱較父親年輕的父執輩。如:「李大叔」、「葉叔叔」。
排行第三。如:「伯仲叔季」。
衰微、沒落。如:「叔世」。
法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道教的信徒皈依或受戒時由師父所授的名號。[例]民國初年藝術教育家李叔同出家後,法號弘一。
豐子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豐子愷,1898年(清德宗光緒24年)11月9日在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縣石門鎮)出生。先祖在故鄉開了一家染坊,父親長於詩文,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年及第的舉人,他是長男,排行第7,有6個姊姊,1個妹妹和兩個弟弟,但兩個弟弟皆早夭。豐子愷為在讀師範時期,有兩位恩師。一位是藝術家李叔同,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在預科班二年級時,上李叔同教授畫石膏像課,豐子愷沉迷其中,畫藝進步很快。在李叔同<...
弘一大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親李世珍是名進士,與直隸總督李鴻章同年會試,是摯友,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大鹽商,還兼營銀號,家財萬貫。李叔同為其三姨太所生。在李叔同5歲那年,他父親去世。1898年他到上海,參與「上海書畫公會」、「滬學會」,曾就讀於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於東京美術學校和音樂學校(東京藝術大學前身),專攻西洋繪畫和音樂。1906年與同學曾孝谷創辦業餘話劇團體「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開中國話劇之先河。1910年攜日本妻子葉子[1...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