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60.5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三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三省事宜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緒三十一年,清廷與日簽訂的條約。其重要條款有中國承認俄國讓與日本在滿洲的權利、東北加開商埠十六處、安東至奉天鐵路歸日本經營十五年、中日合採鴨綠江右岸木材。自此,日本勢力正式進入東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行政區域的名稱。如:「臺灣省」、「省政府」。
節約。如:「節省」、「省錢」、「省力」、「省下」、「省吃儉用」。
減少、免除。如:「省事」、「省略」、「省卻麻煩」、「省得我跑一趟。」
古代官署名。如:「中書省」、「尚書省」。
反思、檢討。如:「反省」、「內省」、「省察」、「省思」。
探問。如:「省親」、「省視」、「晨昏定省」。
領悟、明白。如:「覺省」、「省悟」、「發人深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西」相對。如:「東方」、「東部」。
主人。如:「作東」、「東道」、「房東」、「東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三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三事省察,泛指詳察己身過失。《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明.無名氏《貧富興衰記.楔子》:「吾日三省朝聞道,自古寒儒陋巷居。」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合稱。為隋、唐時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機構。《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
參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1)清於外蒙古、新疆等地設置參贊大臣,以輔佐將軍辦理軍務。(2)清末於東三省總督及西藏辦事大臣之下,各置左右參贊。(3)清朝於外國公使館置參贊,掌佐公使辦理外交,有一、二、三等之別。
漁翁之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他人衝突矛盾中取得的利益。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老殘遊記》第一一回:「甲午為日本侵我東三省,俄德出為調停,借收漁翁之利,大局又為之一變。」
東北九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奉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十一年,以曹錕為首的直系和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隊,於北京附近開戰,奉系兵敗,張作霖宣布東三省自治,此為第一次直奉戰爭。後來奉系聯合皖系殘餘勢力反對直系,於十三年爆發第二次直奉戰爭,直系潰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