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6.86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寢東邊的廂房。《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也。』乃屏錯。錯趨避東廂,恨甚。」《文選.張衡.東京賦》:「是時稱警蹕已,下雕輦於東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西」相對。如:「東方」、「東部」。
主人。如:「作東」、「東道」、「房東」、「東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屋兩側的房間。[例]廂房、西廂、東廂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過了一段時間,國王察覺他心中悶悶不樂,於是要他回家鄉探望親人。淳于棼回到家後,發現自己竟仍舊睡在東廂房。送他回來的兩個紫衣使者於是大聲呼喚他的名字,他才從夢中清醒過來。醒來後,看到家裡的僕人拿著掃帚在打掃庭院,之前送他回來的兩個朋友正在洗腳,太陽還沒有下山,喝剩的酒也還放在東窗下,一切都沒有改變。沒想到才作一會兒夢,卻好像經歷了一輩子,於是他將剛才的夢境告訴了兩個朋友,並且回到大槐樹下。他們發現樹下有個蟻穴,挖開一看,穴中布置竟如同夢裡所見的大槐安國一般。自此他從這個夢,領悟到榮華富貴的虛浮,和人世的變化無常。從此一心向道。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南柯一夢」,用來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鳳毛麟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卒年不詳。風姿美麗,得桓溫器重。官至尚書僕射、吳國內史。 (2) 侍中:職官名。秦置五人,往來殿內東廂奏事。漢以為加官,分掌乘輿服物,侍於君王左右,與聞朝政,為皇帝親信重臣。魏晉以後為門下省的長官,到元代時廢除。 (3) 桓公:桓溫(西元312∼378),字元子,晉龍亢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帝奕,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威勢顯赫,旋以疾卒。 (4) 大奴:指王劭。或謂王劭小字。 (5) 鳳毛:鳳凰的羽毛。 2、「麟角」:三國魏.蔣濟〈萬機論〉(據《太平御覽.卷四九六.諺下》引)學者如牛毛1>,成者如鱗角2>。 〔注解〕...
李代桃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府古辭〈雞鳴〉(據《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引)雞鳴高樹巔,狗吠深宮中。蕩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刑法非有貸,柔協正亂名。黃金為君門,璧玉為軒(闌)堂。上有雙樽酒,作使邯鄲倡。劉王碧青甓,後出郭門王。舍後有方池,池中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鳴聲何啾啾,聞我殿東廂。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傍。黃金絡馬頭,熲熲何煌煌。桃生露井1>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2>桃根,李樹代桃殭3>。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注解〕 (1) 露井:沒有覆蓋的井。 (2) 齧:音ㄋ|ㄝˋ,啃、咬。 (3) 殭:通「僵」。動物死後屍體不腐朽的。這裡指李樹代替桃樹被蟲咬而枯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豐盛、豐厚。如:「腆儀」。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六上.滇遊日記四》:「抵殿東廂,則築居亦為拉出矣。遂就燕飲。其婦所備肴饌甚靦。」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晉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鑒欲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王導讓來人到東廂下逐一觀察他的子侄。 門生回去後對 郗鑒匯報說: 王氏的諸少年都不錯。他們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都一個個神態矜持。只有一個人在東床上坦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一樣。 郗鑒聽了,說:"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後來一打聽,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從這則逸事上看,王羲之從小就具有曠達的性格,很少為一些小事戚戚於心。也許這就是他的書法雄渾開闊,具有自由氣象、瀟灑神態的原因之一罷。也因為這個典故...
李代桃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邯鄲倡。劉王碧青甓,後出郭門王。舍後有方池,池中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鳴聲何啾啾,聞我殿東廂。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傍。黃金絡馬頭,熲熲何煌煌。桃生露井1>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2>桃根,李樹代桃殭3>。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注解〕 (1) 露井:沒有覆蓋的井。 (2) 齧:音ㄋ|ㄝˋ,啃、咬。 (3) 殭:通「僵」。動物死後屍體不腐朽的。這裡指李樹代替桃樹被蟲咬而枯死。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傷覺時寂。  池荒野筠合,庭綠幽草積。風散花意謝,鳥還山光夕。  宿昔方同賞,詎知今念昔。緘室在東廂,遺器不忍覿。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澤。殘工委筐篋,餘素經刀尺。  收此還我家,將還複愁惕。永絕攜手歡,空存舊行跡。  冥冥獨無語,杳杳將何適。唯思今古同,時緩傷與戚。 夏日  已謂心苦傷,如何日方永。無人不晝寢,獨坐山中靜。  悟澹將遣慮,學空庶遺境。積俗易為侵,愁來複難整。 端居感懷  沈沈積素抱,婉婉屬之子。永日獨無言,忽驚振衣起。  方如在幃室,複悟永終已。稚子傷恩絕,盛時若流水。  暄涼同寡趣,朗晦俱無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