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析疑     
瀏覽人次:469 收藏人次:0
剖析解答疑難。
析疑匡謬     
瀏覽人次:188 收藏人次:0
析疑義,糾正謬誤。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無有斐然繼起者,爰合三家之註訂之,芟柞繁蕪,補增闕略,析疑匡謬,頻有更定。」
賞奇析疑     
瀏覽人次:185 收藏人次:0
欣賞出眾的文章,解析疑難的問題。語本晉.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瀏覽人次:26825 收藏人次:5209436
心中不信而加以猜測。如:「懷疑」、「猜疑」、「半信半疑」、「疑是地上霜」。
無法解決、推斷的。如:「疑案」、「疑義」、「疑團」、「疑難」、「疑雲」。
猶豫不定。如:「猶疑不決」、「遲疑不定」。
    
瀏覽人次:19602 收藏人次:2550744
3.解釋、辨釋。如:「解析」、「辨析」、「析疑」。晉.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二:「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兄弟鬩牆     
瀏覽人次:20627 收藏人次:615242
04.清.方苞《儀禮析疑.卷一一.喪服》:「每見鄉里間,嫡妾相忌害如仇讎,異母之兄弟鬩牆者十八、九。使能用周公之禮,則和睦之風式於閨門,同氣之好延及子姓,人倫為之厚,禮教為之明矣。」
方苞     
瀏覽人次:2036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68~1749)字鳳九,號靈皋,晚號望溪,清安徽桐城人。官至侍郎。論學以宋儒為宗,說經推衍程朱之學,尤致力於春秋三禮。文學韓歐,嚴於義法,為桐城派之宗主。著有《周官辨》、《春秋通論》、《禮記析疑》、《望溪文集》等。
道安     
瀏覽人次:1281 收藏人次:0
東晉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魏。常山扶柳縣(今河北省冀縣境內)人。早年出家,因形貌黑醜,不為剃度師所重視,後受知於佛圖澄,曾代佛圖澄說法,贏得「漆道人,驚四鄰」的美譽。佛圖澄死後才離開鄴都,而下襄陽,創檀溪寺,齋講不倦,成為當時佛教界的典範。孝武帝太元四年苻堅攻下襄陽,延請道安住長安,這時他已六十七歲。在長安七、八年間,領導翻譯講經說法。他在佛法中,以《般若學》用功最力,在當時是最接近般若義的一家。著有《光讚析中解》、《放光般若析疑準》、《空性論》等。其中尤以綜理眾經目錄、對了解譯經史的貢獻最大。主張僧侶應以釋為姓,也獲得後世僧眾的遵循。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