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9.55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枷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枷和鎖。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拴在犯人腳踝上的兩種刑具。《北史.卷九四.流求列傳》:「獄無枷鎖,唯用繩縛。」《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只見枷鎖盡落,左慈臥於地上,並無傷損。」
2.比喻束縛、壓迫。如:「人的一生無法逃離命運的枷鎖。」
人性枷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英國小說家毛姆所撰的小說,西元一九一六年出版。描寫左腳有缺陷的年輕人痛苦的成長過程。本書的主題:是先天的遺傳、後天的教育、環境的影響為人生三大要素,而人的個性、習慣、生活興趣等都與其密切相關。是毛姆的傑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鏈條。如:「枷鎖」。《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以鐵鎖琅當其頸,傳詣鍾官,以十萬數。」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遊太華山日記》:「攀鎖上千尺幢,再上百尺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用木板製成。如:「枷鎖」、「披枷帶鎖」。
桎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腳鐐手銬。為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主要用來拘繫犯人。《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既籓籬之已觸,總桎梏而自甘。」
2.束縛。《莊子.德充符》:「彼且蘄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神晏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鎖所綑綁,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鐐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枷鎖
命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命氣運。[例]掙脫命運的枷鎖,掌握自己的未來。
離鄉別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神晏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鎖所綑綁,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背井離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神晏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鎖所綑綁,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