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7.95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柴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燃燒的柴火。亦泛指木材。《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又用土布袋並柴薪草把相雜,於城邊作梯凳。」《西遊記》第一回:「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燃燒用的小木枯枝。如:「柴火」、「木柴」、「打柴」、「薪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柴。如:「薪柴」、「杯水車薪」、「抱薪救火」。
待遇、工作酬勞。如:「薪水」、「底薪」、「月薪」。
杯水車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車子的柴薪著火,只用一杯水去救。比喻力量微小,無濟於事。語本《孟子.告子上》。[例]環保工作需要全民的配合,單靠政府的力量,就如杯水車薪,是起不了作用的。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王句踐躺臥在柴薪上,不時舔嘗苦膽,以警惕自己不忘所受的屈辱。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典出《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煙囪改彎,把柴薪移走。#典出漢.劉向《說苑.卷一三.權謀》。後用「曲突徙薪」比喻事先採取措施,以防止危險發生。 △「有備無患」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子卓子留在身邊。又派士蒍去築蒲城和屈城。士蒍知道驪姬離間獻公父子的陰謀,所以城築了一半就停工了,把柴薪晒在上面。公子夷吾知道此事,就向獻公控告士蒍辦事不力。士蒍為自己辯解道:「臣聽說:『如果沒有喪事卻悲傷,憂愁必然接著到來;沒有兵患卻築城,必會被敵人據守。』既然會被敵人據守,又何必完成它呢?擔任官職而不服從君命,是不敬;把敵人可以據守的城池築得堅固,是不忠。一個失去忠敬的臣子,還拿什麼事奉國君?希望您能夠以修養德行的方式來鞏固宗子的地位,又有甚麼城池比得上呢?」士蒍退下後,又感慨地賦詩明志,詩云:「如今國家混亂的情勢,就像破舊狐裘上的毛一樣紛亂,一個國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
賓至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不可知。若又勿壞,是無所藏幣,以重罪也。 〔注解〕 (1) 甸:音ㄉ|ㄢˋ,指甸人,古代掌管藉田柴薪之官。 (2) 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3) 賓從有代:賓客的隨從有替代的僕人供差遣。 (4) 巾車:掌管車輛的官員。 (5) 脂轄:給車輪上油,指保養車輛。轄,車軸兩端的金屬鍵。 (6) 隸人:古代稱因罪沒為官奴、專服勞役之人。 (7) 牧圉:飼養照料牛馬之人。圉,音ㄩˇ,養馬的人。 (8) 菑患:災難禍患。菑,音ㄗㄞ,同「災」。 (9) 銅鞮之宮:指春秋晉之離宮。銅鞮,春秋晉邑名。鞮,音ㄉ|。 (10) 舍於隸人:住的房舍有如一般下人所住的房舍。 (11) 夭厲...
後來居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一二○.汲鄭列傳.汲黯》載,漢武帝時,有位叫汲黯的大臣,他的個性剛強,說話很直,有不滿的地方就對皇帝直言勸諫,毫不隱藏,武帝因此不太喜歡他,將他外調到東海去做官。後來,因為他在當地的政績很好,武帝又將他調回宮中做大官。但他直言不諱的個性仍然不改,加上性情急躁,很容易得罪人,因此一直無法高升。反觀其他大臣,像公孫弘、張湯等人,原本是位在汲黯之下的小官,但因懂得討皇帝的歡心,仕途平步青雲,一路做到了丞相、御史大夫,官位超越了他。汲黯因此心理很不平衡,見到武帝就說:「皇上您用人有如堆柴薪,後來的反而在上面。」抱怨武帝用人沒有先後次序。後來「後來居上」被用來形容後來的人或事物超越原領先者。
薪盡火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柴薪燒盡了,而火種仍可留傳。語本《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後比喻師生授受不絕、傳承綿延不盡,世代相傳。《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風流雲散,賢豪才色總成空;薪盡火傳,工匠市廛都有韻。」也作「薪火相傳」、「薪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