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案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對作品的相關內容所做的說明、評論或考證等。也作「按語」。
案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案語句」是「邏緝實徵論」(logical positivism)者卡納普(Rudolf Carnap, 1891~1970)用來作為知識問題最基本的一個形式語句;是一些比其他語句更為直接、更為觀察所印證,且可作為其他語句之印證基礎的一種語句。「草案語句」直接描述人們當下的經驗內容或現象,是人們直接「所與」(given)或直接觀察所得,而尚未對其做任何科學處理的一種基礎形式的語句。根據卡納普的說法,「草案語句」是不須經過任何證明的,是其他一切命題或語句的基礎。
  「草案語句」由於是主體當下對其直接經驗的體驗、感受或觀察,因而不同主體就可能產生不同的「草案語句」。但卡納普指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文章中,作者所加的說明或判斷。同「按」。如:「案語」。
按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對作品的相關內容所做的說明、評論或考證等。《清史稿.卷一六.仁宗本紀》:「館臣呈進敕修明鑑,於萬曆、天啟載入先朝開創之事,又加按語頌揚,於體例均為未合。」也作「案語」。
經義述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王引之撰,三十二卷。考證經義,旁徵博引,糾舉錯謬,力求得其本義。每考一事,必先引其父念孫語,再自加案語,故稱為「述聞」。
金石萃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朝王昶撰,一百六十卷。收錄三代至遼金的金石文字凡一千五百餘種,各以時代先後為次摹寫全文,間加訓釋,並詳錄碑額、碑陰、題識,又附載諸家題跋,加以案語,是金石學中最賅博的書。
下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結束時對劇情的總結語,或公案劇結束時的斷案語。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這樁事老夫已明知了也,一行人聽我下斷。」元.無名氏《符金錠》第四折:「今日個天下喜事,夫妻團圓,聽我與您下斷。」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