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8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桓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五霸中齊桓公與晉文公的合稱。《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上顯忠義,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桓:徘徊,逗留。如:「他放學後,總喜歡到書局盤桓一會兒才回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繼續、繼承。《詩經.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輔佐、幫助。《漢書.卷八.宣帝紀》:「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上匡天子,則為桓文。」
改邪歸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光等載記》:「史臣曰:『……向使矯邪歸正,革偽為忠,鳴檄而蕃晉朝,仗義而誅醜虜,則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參考詞語︰反邪歸正注音︰ㄈㄢˇ ㄒ|ㄝˊ ㄍㄨㄟ ㄓㄥˋ漢語拼音︰fǎn xié guī zhèng釋義︰猶「改邪歸正」。見「改邪歸正」條。 01.《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機反邪歸正?朝廷必有酬報。」 參考詞語︰去邪歸正注音︰ㄑㄩˋ ㄒ|ㄝˊ ㄍㄨㄟ ㄓㄥˋ漢語拼音︰qù xié guī zhèng釋義︰猶「改邪歸正」。見「改邪歸正」條。 01.《三國演義.第二八回》:「關公曰:『綠林中非豪傑托足之處。公等今後可各去邪歸正,勿自陷其身。』元紹拜謝。」 ...
無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沒有說、不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
矯邪歸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改邪歸正」。見「改邪歸正」條。01.《晉書.卷一二二.呂光等載記》:「史臣曰:『……向使矯邪歸正,革偽為忠,鳴檄而蕃晉朝,仗義而誅醜虜,則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奉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轡,控制馬的韁繩。奉轡指駕馬車。《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孫叔奉轡,衛公參乘。」《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牋》:「將使伊周奉轡,桓文扶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