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0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條鰭亞綱鯔形目。體長尺許,呈圓柱形,頭如梭,產於沿海或海水淡水交界處,肉質鮮美。也稱為「金梭魚」、「梭子魚」。
梭魚(尖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phyraena barracuda (Walbaum, 1792)
為本科魚類中體型最大者,可大到170公分,40公斤。第一背鰭棘5;軟條9;臀鰭棘2;軟條7或8;側線鱗69~84;鰓耙1枚。體銀白而體上半部帶有淡黑色斜斑;體下半特別後半或散有黑圓點。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黑色;尾鰭上下葉尖端白色。
東非及紅海到夏威夷及Tuamotu島弧。幼魚常分布在近沿岸,有時出現在紅樹林、河口,成魚則在離岸較遠的大洋或礁區。台灣南部及東部海域數量較多。
梭魚為溫帶及熱帶中表層洄游魚類,多半單獨,或三五成群游動,本種魚常呈大群洄游在較外海之水層中,其幼魚則可出現在河口或沿岸灣區或珊瑚礁區。屬魚食性,生性凶猛,為除鯊魚之外,另一種可能對潛水人員有危險及攻擊性之魚種,過去曾有傷人之記錄。
可供食用,唯產量不高。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鯖亞目(Suborder Scom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梭魚科(Family Sphyraenidae),Barracudas
美洲北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bula vulpes (Linnaeus, 1758)
體長圓,口下位;眼具眼瞼;體銀白色;鰭基為黃色;體具圓鱗;頭部缺鱗片;側線單一;體長可達105公分。
全世界暖水的海域,東太平洋的巴拿馬到美國三藩市。
棲息於沙泥的海底或紅樹林區,亦常溯河到河川內生活。
非經濟性魚類,供作飼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梭魚目(Order Albuliformes)
梭魚亞目(Suborder Albuloidei)
梭魚或狐頭科
巴拉金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略側扁,呈亞圓柱形。頭長而吻尖突。口裂大,寬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達眼前緣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之犬狀齒,鋤骨無齒。無鰓耙。體被小圓鱗;側線鱗數75-84。具兩個背鰭,彼此分離甚遠;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之前;胸鰭略短,末端不及或幾近背鰭起點;尾鰭於全長50公分以下之幼魚為深叉形,全長50公分以上則逐漸呈雙凹形。幼魚體呈黃褐色,體側中部具一列黑色點狀斑駁;成魚之背部呈青灰藍色,腹部呈白色;體側上半部有20條左右的暗藍色橫帶,不延伸至腹部。尾鰭暗色,且上下葉末緣為白色。
斑條金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略側扁,呈亞圓柱形。頭長而吻尖突。口裂大,寬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及眼前緣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之犬狀齒,鋤骨無齒。無鰓耙。體被小圓鱗;側線鱗數130-140。具兩個背鰭,彼此分離甚遠;第二背鰭末端不延長;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之前;胸鰭略短,末端幾達背鰭起點之下方;尾鰭全期為深叉形。體背部呈青灰藍色,腹部呈白色;體側具許多延伸至腹部之暗色橫帶,上半部橫帶傾斜,下半部則幾垂直。尾鰭一致為黃色或暗黃色;腹鰭白色;餘鰭黃褐色或灰黑色。
黃尾金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略側扁,呈亞圓柱形。頭長而吻尖突。口裂大,寬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及前鼻孔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之犬狀齒,鋤骨無齒。延長鰓耙數2。體被小圓鱗;側線鱗數81-84。具兩個背鰭,彼此分離甚遠;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之前;胸鰭短,末端不及背鰭起點;尾鰭從幼魚至成魚皆為為深叉形。體背部青灰藍色,腹部呈白色;側線下方具二暗色縱帶,死後不顯;腹鰭基部上方無小黑斑。尾鰭黃色;餘鰭灰黃或淡黃色。
布氏金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略側扁,呈亞圓柱形。頭長而吻尖突。口裂大,寬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及眼前緣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之犬狀齒,鋤骨無齒。無鰓耙。體被小圓鱗;側線鱗數124-134。具兩個背鰭,彼此分離甚遠;第二背鰭末端延長如絲;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之前;胸鰭略短,末端幾達背鰭起點之下方;尾鰭全期為深叉形。體背部呈青灰藍色,腹部呈白色;體側具許多延伸至腹部之「ㄑ」形暗色橫帶。尾鰭一致為暗色,而上下葉末緣不為白色;腹鰭白色;餘鰭黃褐色或灰黑色。
尖鰭金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略側扁,呈亞圓柱形。頭長而吻尖突。口裂大,寬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及前鼻孔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之犬狀齒,鋤骨無齒。延長鰓耙數1。體被小圓鱗;側線鱗數129-138。具兩個背鰭,彼此分離甚遠;腹鰭起點正好位於背鰭起點之下方;胸鰭短,末端不及背鰭起點;尾鰭全期為深叉形。體背部青灰藍色,腹部呈白色;側線下方具一暗色縱帶,死後不顯;腹鰭基部上方具一小黑斑。尾鰭暗色;餘鰭灰白或淡色。
暗鰭金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略側扁,呈亞圓柱形。頭長而吻尖突。口裂大,寬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及眼前緣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之犬狀齒,鋤骨無齒。無鰓耙。體被小圓鱗;側線鱗數120-130。具兩個背鰭,彼此分離甚遠;第二背鰭末端不延長;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之前;胸鰭略短,末端幾達背鰭起點之下方;尾鰭於幼魚時為深叉形,成魚呈雙凹形。體背部呈青灰藍色,腹部呈白色;體側具許多延伸至腹部之暗色橫帶,上半部橫帶傾斜,下半部則幾垂直。尾鰭一致為暗色;餘鰭皆為灰黑色。以前所記載之黑鰭金梭魚(S. nigripinni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日本金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略側扁,呈亞圓柱形。頭長而吻尖突。口裂大,寬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及前鼻孔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之犬狀齒,鋤骨無齒。延長鰓耙數1。體被小圓鱗;側線鱗數119-136。具兩個背鰭,彼此分離甚遠;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稍後方之下方;胸鰭短,末端不及背鰭起點;尾鰭全期為深叉形。體背部青灰藍色,腹部呈白色;側線下方無暗色縱帶;腹鰭基部上方無小黑斑。尾鰭灰黃色;餘鰭灰白或淡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