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業障     
瀏覽人次:787 收藏人次:250146
2.罵人的話。意指可惡的傢伙、該死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心裡想道:『這業障雖然去了,必定是還要回來喫我,如何了得?』」也作「孽障」。
    
瀏覽人次:22975 收藏人次:3963362
佛教用語。指人的一切行為、思想、言語等。包括善惡兩面。如:「善業」、「惡業」、「業障」。
    
瀏覽人次:16298 收藏人次:8200265
阻礙。如:「障礙」。
用來遮擋的東西。如:「路障」、「屏障」。
保護、防衛。如:「保障」。
缺點、毛病。如:「機器發生故障。」
懺悔     
瀏覽人次:7728 收藏人次:1482769
1.佛教用語。懺是梵語kṣama音譯之略,意為容忍。懺悔是請他人容忍、寬恕自己的悔罪。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孽障     
瀏覽人次:1782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由於過去產生的惡行所造成今生的障礙。也作「業障」。
2.罵人的話。意指可惡的傢伙、該死的人。《紅樓夢》第三回:「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也作「業障」。
立地成佛     
瀏覽人次:1485 收藏人次:0
佛教禪宗指人皆有佛性,積惡之人,轉念為善,即可成佛。後指人若能改過遷善,就能讓生命獲得新意義。《五燈會元.卷一九.東山覺禪師》:「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颺下屠刀,立地成佛。」《聊齋志異.卷七.羅祖》:「今世諸檀越,不求為聖賢,欲望成佛祖。請遍告之:『若要立地成佛,須放下刀子去。』」
拜懺     
瀏覽人次:353 收藏人次:0
佛教徒誦經拜佛、懺悔業障。《西遊記》第三六回:「我弟子從小兒出家,做了和尚,又不曾拜懺喫葷生歹意,看經懷怒壞禪心。」
三障     
瀏覽人次:232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造成修行者不能脫離生死輪迴的三種障礙,即業障、煩惱障、報障。業障指因貪戀世間而做的種種惡行,因沒有出離世間的心,所以在未來將成為解脫的障礙;煩惱障指煩惱無能排遣成為障礙;報障指由於極壞的果報,如生在地獄,而不能修行。《成實論》卷八:「經說:『三障──業障、煩惱障、報障』何者是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