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6.85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府雜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段安節撰,一卷。首列樂部,次列歌舞俳優,次列樂器,次列樂曲。舊本末附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今圖已佚,僅存論說。全書根據撰者親身經歷寫成,所列皆當時被之管弦者,因此對研究唐開元、天寶以後的音樂,極富參考價值。也稱為「琵琶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悅。如:「快樂」、「歡樂」、「樂不可支」、「樂極生悲」。
喜歡去做。如:「樂此不疲」、「樂於助人」、「樂善好施」。
有節奏而和諧動人的聲音。如:「音樂」、「樂曲」、「樂章」。
喜好。如:「樂山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混不純、不齊的。如:「雜色」、「混雜」、「雜種」。
較不正統或不成系列的。如:「雜牌」、「雜文」。
集聚不同類的。如:「南北雜貨」。
混亂。如:「雜亂」、「人多嘴雜」。
混合、摻入。如:「摻雜」、「夾雜」。
正項以外的。如:「雜項」、「雜支」。
雜誌:含有多類文章,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圖書室內有多種雜誌,可供讀者借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抄寫、記載。如:「抄錄」、「記錄」、「登錄」。
採納、採取。如:「錄取」、「錄用」。
拷貝。如:「錄影」、「錄音」。
記載事物的書籍、冊子。如:「備忘錄」、「回憶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員辦公的地方。如:「市府」、「省府」、「總統府」。
尊稱別人的居處、宅第。如:「府上」、「貴府」、「府第」。
人事物聚集的地方。如:「學府」。
樂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漢武帝置,為掌管音樂的機關,職掌製定樂譜,採集民間詩歌以入樂,並負責訓練樂工。
2.漢代樂府所採集保存的民間詩歌稱為「樂府」。後泛稱凡配樂的詩歌詞曲,以及文人模仿樂府的作品為「樂府」。
傀儡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與發展2 傀儡戲的組成3 祭煞4 參考書目 起源與發展雖然臺灣的木偶戲是在清領初期由福建移民引入,但傀儡戲的發源地並不在福建。一般認為最早的傀儡戲文獻出自唐代的《樂府雜錄》,內容敘說陳平用木偶人解漢高祖平城之圍的故事,但真人大小的木偶難以與現今不滿二尺的線控傀儡聯結,因此學者、史家對這個說法多有疑義。根據施翠峰多次的田野調查,傀儡戲的發祥地在中東,傳到印度後特別盛行。之後傀儡戲隨著佛教傳至緬甸,而後越南,最早盛行宮中,1980年代普及至民間,在越南經常可見到傀儡戲的表演。中國的傀儡戲則在14~15世紀由華僑引...
僦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租屋居住。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觱篥》:「不數月,到京,訪尉遲青,所居在常樂坊,乃側近僦居。」
善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稱著名的琵琶師。唐.段安節《樂府雜錄.琵琶》:「貞元中有王芬、曹保,保其子善才,其孫曹綱,皆襲所藝。」後作為琵琶師的通稱。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富家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裕人家的子弟。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康老子》:「康老子者,本長安富家子,酷好聲樂,落魄不事生計,常與國樂游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