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1.66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樹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被鋸去樹身後所剩的根部的一段。如:「木工師父將樹樁雕成小椅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插入土中的木棒或石柱。如:「木樁」、「地樁」、「打樁」、「界樁」。
量詞。用於計算事情件數的單位。如:「小事一樁」、「這一樁事,就全拜託你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本植物的總稱。如:「榕樹」、「種樹」、「樹木」、「蘋果樹」。
培育。如:「百年樹人」。
建立。如:「樹立」、「建樹」、「獨樹一幟」。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了。” 歷史 今人言,心重於貌。實古人早有此意。荀子《非相》雲,禹乃跛腳,湯為拐子,周公身材如枯樹樁,然皆因功名仁義為後世稱頌。夏桀、殷紂雖身貌魁偉,卻是無恥之人,天下唾棄。今人謂矮矬者為“二等殘廢”,古人對之嘲諷尤烈,如武大郎被譏為“三寸丁,谷樹皮”。清代文人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卷八中批駁了嘲諷矮矬者的現象,雲:“人之形貌,由於天賦。晏子不滿七尺,而為齊相。裴公不滿七尺,而為唐相。夫何害焉?”古代七尺之軀,約合今1.6米,矮人也。然晏嬰、裴度二公,卻為流芳千古之名相。清朝有兩位不懼貌醜而自認心美者,頗值得今人...
鍾阿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散文詩;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棋王>,贏得當年中國優秀中篇小獎,後又陸續發表<樹樁>、<傻子>、<樹王>、<孩子王>等作品。曾獲義大利NONINO國際文學獎。 觀點鍾阿城從馬克思的《資本論》、黑格爾《美學》到中國的《易經》、儒學、道家、禪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阿城在與父親的切磋研討、耳濡目染中之下,博古通今,為阿城此後創作風格的形成進一步奠定了基礎。故我們可以在阿城的作品中,讀出深厚的知識感與作家雄厚的文學背景。 著作阿城於1984年開始創作。在處女作《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