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7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橐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冶煉時用來鼓風吹火的裝置。現在稱為「風箱」。《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2.比喻自然、造化。《文選.陸機.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袋子。如:「囊橐充盈」。《詩經.大雅.公劉》:「迺裹餱糧,于橐于囊。」《戰國策.秦策一》:「負書擔橐。」
2.古代冶煉時,用於鼓風的器具,即風箱。《淮南子.本經》:「鼓橐吹埵,以銷銅鐵。」漢.高誘.注:「橐,冶鑪排橐也。」三國魏.曹丕〈劍銘〉:「五色充鑪,巨橐自鼓。」
用袋子裝藏。漢.王充《論衡.書虛》:「吳王夫差殺伍子胥,煮之於鑊,乃以鴟夷橐投之於江。」清.徐珂《清稗類鈔.鑒賞類.許四山藏乳彝》:「掘之,得一銅器……乃橐以入城。」
參見「橐橐」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孩童習字用的竹片,可以擦拭再寫。《說文解字.竹部》:「籥,書僮竹笘也。」清.段玉裁.注:「籥亦謂之觚。蓋以白墡染之,可拭去再書者。」
2.樂器名,吹管樂器。為遠古短管形竹製簧管樂器,中國最早的竹樂器之一。形制似笛,有三孔或六孔之分。通「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用於句中,表示停頓。《文選.陸機.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宋.周敦頤〈愛蓮說〉:「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