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木樁、短木頭。如:「木頭子」。《水滸傳》第二三回:「只怕大蟲不死,把棒又打了一回。」也稱為「子」、「兒」。
2.馬口中所銜的橫木。《韓非子.姦劫弒臣》:「無捶策之威,銜之備,雖造父不能以服馬。」
3.禾稼的殘根。如:「稻」、「麥」。
擊。《山海經.大荒東經》:「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銜、皆為馭馬的工具。銜之變指車馬於行駛中,隨時有翻覆的危險。《明史.卷一八八.趙佑傳》:「太監劉瑾、丘聚、馬永成輩日獻鷹犬,導騎射,萬一有銜之變,豈不為兩宮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樁。大者曰樁,小者曰。《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舟人把船撐入藏風避浪的小港內,釘了樁,下了鐵錨,纜好了。」清.傅澤洪《行水金鑑》卷一○○:「其長蘆以北,索家馬頭之南,水內暗藏樁,破舟船,壞糧物。」
乾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乾燥成條形的糞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賤稱。《魏書.卷三五.崔浩傳》:「豎小人,無大經略。」
話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肯服輸、固執的話。《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安老爺、安太太聽了他這老話兒,倒也十分歡喜。」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坐臥時時提撕1>「狗子還有佛性也無2>?」「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師門下如是,佛說一大藏教,盡是這般道理。 〔注解〕 (1) 提撕:佛教徒對古則公案之參究。 (2)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指趙州從諗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的公案。他對於這個公案,有兩種答法,一說「有」,一說「無」。主要是適應問話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案,期使提問的人不落於知見。(二)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傅欽之1>作中丞,言鄭仲馮。一日,貢父2>逢之,曰:「小姪何過,致起臺章...
痀僂承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而不墬,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墬,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墬,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株枸;吾執臂也,若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為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譯文孔子到楚國去,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孔子說:「先生真是巧啊!有門道嗎?」駝背老人說:「我有我的辦法。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疊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那麼失手的情...
因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氾論》故民迫其難則求其便,困其患則造其備,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則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古者人醇工龐,商樸女重,是以政教易化,風俗易移也。今世德益衰,民俗益薄,欲以樸重之法,治既弊之民,是猶無鏑銜策錣而御馯馬也。昔者,神農無制令而民從,唐虞有制令而無刑罰,夏后氏不負言,殷人誓,周人盟。逮至當今之世,忍詬而輕辱,貪得而寡羞,欲以神農之道治之,則其亂必矣。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天下高之。今之時人,辭官而隱處,為鄉邑之下,豈可同哉!古之兵,弓劍而已矣,槽矛無擊,脩戟無刺。晚世之兵,隆衝以攻,渠幨以守,連弩以射,銷車以鬥。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木樁。《爾雅.釋宮》:「雞棲於弋為榤。」宋.邢昺.疏:「弋,也。」《玉篇.弋部》:「弋,也,所以挂物也。今作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