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56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欲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知道的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想要滿足的願望和需求。如:「欲求」、「物欲」。
想要、希望。如:「意欲」、「欲哭無淚」、「欲蓋彌彰」、「欲罷不能」、「暢所欲言」、「隨心所欲」。
將要。如:「搖搖欲墜」、「飄飄欲仙」、「呼之欲出」、「震耳欲聾」、「山雨欲來風滿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仰賴、憑藉。《韓非子.五蠹》:「富國以農,距敵恃卒。」漢.王充《論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顧雍》裴松之注引《吳書》:「徽曰:『正以明公與主將義固磐石,休戚共之,必欲知江表消息,是以及耳。』」 參考詞語︰休慼是同注音︰ㄒ|ㄡ ㄑ| ㄕˋ ㄊㄨㄥˊ漢語拼音︰xiū qī shì tóng釋義︰猶「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 01.《晉書.卷六五.王導列傳》:「(王)導曰:『吾與元規休慼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則如君言,元規若來,吾便角巾還第,復何懼哉!』」
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據《全唐詩.卷三四一.韓愈》引)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三十骨骼成1>,乃一龍一豬。飛黃2>騰踏3>去,不能顧蟾蜍4>。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金璧雖重寶,費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君子與小人,不繫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不見三公後,寒飢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選擇。《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計丈數,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洫,物土方,議遠邇。」《淮南子.繆稱》:「欲知天道察其數,欲知地道物其樹,欲知人道從其欲。」
綱舉目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其綱而魚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綱者也,故聖人治吏不治民。■漢.鄭玄〈詩譜序〉(據《詩經.卷首》引)欲知源流清濁之所處,則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風化芳臭氣澤之所及,則傍行而觀之。此詩之大綱也。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於力則鮮,於思則寡,其諸君子亦有樂於是與!
稗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小官,後世沿稱小說家為「稗官」。《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三國魏.如淳.注:「王者欲知閭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唐.顏師古.注:「稗官,小官。」
看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戲曲、說書人對觀眾的敬稱。話本、章回小說則沿用為對讀者的敬稱。[例]各位看官!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