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歉收     
瀏覽人次:4710 收藏人次:0
收成不好。如:「颱風接連來襲,導致作物歉收。」
    
瀏覽人次:11839 收藏人次:2459309
農作物收成不好。如:「歉收」、「歉年」。《宋史.卷三四七.黃廉傳》:「是使民遇豐年而思歉歲也。」
    
瀏覽人次:11006 收藏人次:4533748
由外向內聚合。如:「收集」、「收發」、「收攏」、「傷口已經收口了。」
採割成熟的農作物。如:「收割」、「秋收冬藏」。
藏、存放。如:「把衣服收起來。」、「把貴重的物品收好。」
接受、容受。如:「收禮」、「收容」、「收留」、「收入」、「收復」。
結束、停止。如:「收工」、「收場」、「收尾」。
約束、控制。如:「收心」、「收不住腳」。
拘押、捉捕。如:「收押」、「收捕」、「收妖降魔」。
整理、清理。如:「客廳好髒亂,趕快收一收。」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29934 收藏人次:1894933
,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貶低外族,開啟戰端;之後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末年又遇到乾旱穀物歉收,一時間天下動亂,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王莽認為田地會沒水灌溉,作物遇上霜害和蝗災,導致連年災荒,加上外族侵犯,盜賊群起,使得百姓流亡離散,都是因為他正遭到厄運。沒多久之後,新朝就滅亡了。
「流離」的典源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
民以食為天     
瀏覽人次:15400 收藏人次:0
人民以糧食為生存的根本。形容民食的重要。《漢書.卷四三.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東周列國志》第八一回:「臣聞『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今歲年穀歉收,粟米將貴,君可請貸於吳,以救民飢。」也作「民以食為本」。
    
瀏覽人次:12590 收藏人次:2742882
3.凶年,農作物歉收的日子。如:「救荒」、「逃荒」、「飢荒」。清.魏源〈吳農備荒議上〉:「救荒不如備荒,備荒莫如急農時。」
    
瀏覽人次:6818 收藏人次:1220529
五穀歉收的荒年。《說文解字.食部》:「饑,穀不熟為饑。」如:「饑荒」、「饑饉」。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先外祖家素不潤,歷年饑大凶,益窘乏。」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6765 收藏人次:389094
「流離失所」係由「流離」及「失所」二語組合而成。
「流離」是出自《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貶抑外族,開啟戰端;之後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一時間天下動蕩不安。在位末年,因遇到乾旱,穀物歉收,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造成幾十萬流民轉入關中,對此王莽下詔為自己辯護說:自己因為遭到厄運,連帶作物遭受霜害和蝗災,以致連年災荒,又有外族侵犯,盜賊群起,結果造成百姓流亡離散。
「流離」的典源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
聲淚俱下     
瀏覽人次:5810 收藏人次:659134
05.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江蘇奏稿.卷二.江蘇陰雨連綿田稻歉收情形片》:「並與督臣陶澍書函往復於捐賑辦漕等事,思艱圖易,反覆籌商,楮墨之閒,不禁聲淚俱下!」
豐收     
瀏覽人次:3312 收藏人次:0
農田收成豐足。如:「今年天公作美,沒有水旱、颱風,想必是個豐收的好年。」《三國志.卷二三.魏書.和常楊杜趙裴傳.常林》:「當時旱蝗,林獨豐收,盡呼比鄰,升斗分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