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38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詩文歌唱抒發情感。《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夫志動於中,則歌詠外發。」
歌詠女祭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稱。古埃及首席「歌詠女祭司」為寺廟從僕,她以豎琴伴唱,或以叉鈴跳舞(叉鈴係由許多鐵片或小鈴套在叉形框架上,搖之即發出響聲,為祭典使用的樂器)。作為神秘之神太陽王的女祭司,她通常是生於王室,為較低階層寺廟年輕祭司入門儀式的指導者。她是向司陰府之神歐色利斯(Osiris)唱讚美詩的尊嚴婦女們的領導者,由月亮之神的丈量者輔助,他們丈量為歐色利斯所準備的神秘屋宇舞台。在三大宗教中心之一的阿比都斯(Abydos),典禮以靜默開始,如同平常在敬拜其他諸神時的儀式,開始時沒有歌唱者、管弦樂者或大抱琴彈奏者在唱歌或演奏,這是哀傷的靜默,亦僅是一種莊嚴肅穆的舞蹈動作。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歌詠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詠學校為中世紀歐洲的教會學校之一,主要教學內容為教會音樂與〔聖經〕。歌詠學校的建立約在西元四世紀時,由教皇塞爾維斯特(Pope Sylvester, 314~336)在其大教堂(cathedral)內首先成立,旨在為羅馬城內的教堂培養歌手及能閱讀〔聖經〕者。五二七年時,托列多(Toledo)宗教會議(council)中,對於此類歌詠學校予以認可。
  教皇大格里高里(Gregory the Great, 540~604)對於對於歌詠學校(Schola Cantorum)制度的建立,功不可沒;他確立了歌詠學校的標準,在學校中學習者一方面接受歌唱方面的訓練,另方面則接受拉丁文及閱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歌唱,吟唱。[例]吟詠、歌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詞的曲子。如:「歌曲」、「歌詞」、「歌謠」、「兒歌」、「流行歌」。
唱。如:「歌唱」、「高歌一曲」。
頌揚。如:「歌頌」、「歌功頌德」。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隋唐演義》第一回:「陳主與張麗華品題,各有賞賜;把極艷麗的,譜在樂中。每宴,選宮女數千人,分番歌詠,焚膏繼晷,輒為長夜之飲。 」
飲水思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水思源」原作「飲流懷源」。庾信是南北朝著名的文學家。這首〈徵調曲〉是為歌詠人君法天地之道以長養萬物而作,其中「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兩句,提醒人們吃果實的時候要想到結果子的樹,而喝水的時候就要想到水的源頭,勸人不要忘記別人的恩惠。後來「飲水思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不忘本。
謳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歌詠以頌功德。《孟子.萬章上》:「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幸連年大熟,老幼鼓腹謳歌。」
神機妙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機妙算」原作「妙算神謀」,出自於唐.劉知幾〈儀坤廟樂章〉詩。這是一首郊廟享宴頌詩,歌詠大唐皇帝的天威。詩開頭二句:「妙算申帷幄,神謀出廟廷。」「妙算」、「神謀」即是指天子高明的算計與謀略,出於軍帳與宮廷中,建立這偉大帝國。「妙算」與「神謀」指料事精準、神奇高妙的機謀策略。後來「神機妙算」成為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計策高明、預料準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歌詠。同「謳」。宋.洪适《隸釋.卷三.三公山碑》:「百姓歐歌,得我惠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