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63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歌唱時敲擊出聲作為節奏的鐘。《左傳.襄公十一年》:「歌鐘二肆。」唐.孔穎達.正義:「言歌鐘者,歌必先金奏,故鐘以歌名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之一。用銅或鐵製成,內部中空的打擊樂器。如:「鐘鼓齊鳴」、「暮鼓晨鐘」、「教堂的鐘聲很悅耳。」
報時器。如:「時鐘」、「鬧鐘」。
分鐘: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鐘為一小時。如:「她花了三十分鐘時間拼好這個拼圖」。
點鐘: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點鐘為一小時。如:「明天早上十點鐘我們校門口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詞的曲子。如:「歌曲」、「歌詞」、「歌謠」、「兒歌」、「流行歌」。
唱。如:「歌唱」、「高歌一曲」。
頌揚。如:「歌頌」、「歌功頌德」。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變化。大榕樹:位於該校正門警衛室旁兩棵大榕樹,是該校自日治時代創校初期即有,至今樹齡已超過百年。校歌鐘聲:該校自前任校長劉源俊上任開始,使用校歌旋律做為該校鐘聲,成為該校一大特色。台北城城牆石:堆放於圖書館旁,是現在僅存的清朝台北城城牆石 校訓無私謂之「公」Justice無欺謂之「誠」Sincerity無怠謂之「勤」Diligence無華謂之「樸」Simplicity 校徽鐘鐸造形(中央):「鐸」是一種手搖發音大鈴,為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所用。孔子曾被比喻為「木鐸」,所以「鐸」也代表教育工作者,亦為師範教育的傳統象徵。鐘鐸...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