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9.13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氈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獸毛或毛氈編製的袋子,外出時用來盛放衣物。《金瓶梅》第八回:「只見西門慶家小廝玳安,夾著氈包,騎著馬,打婦人門首過。」《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兩人坐了,兩個長隨跟著,一個抱著氈包,一直來到河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綑束。如:「包紮」、「打包」、「包裝」。
包好的東西。如:「香包」、「郵包」、「紅包」、「茶包」。
盛裝物品的袋子。如:「皮包」、「書包」、「荷包」、「腰包」、「公事包」。
一種用麵粉做成的食物。如:「麵包」、「肉包」、「菜包」、「包子」。
含括、容納其中。如:「包容」、「包含」、「無所不包」。
保證、擔保。如:「包君滿意」、「包管沒事」。
負責、承攬。如:「承包」、「包打聽」、「一手包辦」、「發包工程」。
約定的、專用的。如:「包車」、「包飯」、「包廂」、「包場子」。
圍住、圍困。如:「包圍」、「包抄」。
量詞。用於計算成包物品的單位。如:「一包糖果」、「十包水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獸毛加工製成的編織物,具有保暖的功能,可做墊褥或鞋帽等。如:「毛氈」、「氈帽」、「氈鞋」。
蒙古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時,所住的拆建兩便的半圓形帳幕。高、深各約丈餘,周圍用檉柳做架柱,外用牛皮或厚氈包覆,門低而闊,垂以厚簾,頂圓呈穹廬狀,攜帶極為方便。也稱為「氈包」。
端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禮物的小盒子。因為是用手端著的,故稱為「端盒」。《儒林外史》第六回:「早見二房裡一個奶媽,領著一個小廝,手裡捧著端盒和一個氈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