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屬。「聚藻」之俗稱,參見「聚藻」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草植物的總稱。如:「水藻」、「綠藻」、「海藻」。唐.杜甫〈早行〉:「碧藻非不茂,高帆終日征。」
山楶藻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楶藻梲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北宋 司馬光 訓儉示康:「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器。」 故事管仲家祭祀用的禮器都刻有金色花紋,自己戴著有紅色繫帶的帽子,住在斗栱上刻有山的圖形,梁上短柱畫有水藻花紋的華屋,孔子對他度量之狹小感到鄙視。 解釋形容屋與之富麗華美。(楶 音=結 . 梲 音=卓) 詞義 相似詞畫棟雕梁、雕梁繡柱、美輪美奐 相反詞蓬門蓽戶、蓬戶甕牖、甕牖繩樞 例句富貴人家所居住的大都是山楶藻梲的豪門華夏。
海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海馬(sea horse)1.1 育兒爸爸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海馬(sea horse)1. 海馬是最不像魚類的魚類,屬於海龍科。牠們的頭像馬的頭,尾巴像猴子的尾巴(也因為尾巴細長且彎曲,所以海馬常利用尾巴捲起水藻、海草或者珊瑚,用來偽裝),眼睛像變色龍的眼睛(海馬的眼睛生在骨質的塔形結構上,每個小塔都可以轉向不同的方向,所以牠們只需要用一隻眼睛搜索食物,另一眼機警地環繞四周),整個身體就像個木雕。海馬都以直立的方式游泳,利用背鰭的擺動向前推進,微小的胸鰭用來調整前進的方向。海馬沒有腹鰭或尾鰭,但有一...
石蠶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在水裡,有時呈現一大片膠狀物質黏在水生植物上。幼蟲活動積極,有時會吸食水生植物的汁液,或者吃殘骸、水藻及小生物,其中還有一項特徵是,幼蟲會在類似繭的空間中化成蛹,通常是利用沙子、碎石或樹葉並用唾液分泌出絲棍做成的小空間裡,把自己保護的好好的。成蟲通常都在夜間活動,牠們的生命週期相當短,當牠們完成交配、產卵後就會死去。 種類(註2)1. 大石蠶蛾:主要生活以北半球為主,棲息在池塘、湖泊、沼澤及流速緩慢的溪流與河流附近。2. 指石蠶蛾:這類石蠶蛾有著深色的小身體和橢圓形的翅膀,頭部相當扁平。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牠,並且常見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水藻。葉大如蓬。《爾雅.釋草》:「莙,牛藻。」晉.郭璞.注:「似藻,葉大,江東人呼為馬藻。」也稱為「馬藻」、「牛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水藻花紋的玉飾。《說文解字.玉部》:「璪,玉飾如水藻之文。」
石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的軟產在水裡,有時會形成一個有黏性的球體,其發育方式為不完全變態。大多數的石蠅幼蟲都生活在水裡,以水藻和岩石碎屑為主要食物。石蠅的腹部也長了一對尾絲,大約需要五年時間以及三十次的蛻皮才能發育成成蟲,通常是在仲冬或早春才會離開水面。 短尾石蠅因為短尾石蠅的體色呈褐色,所以有時又稱褐石蠅。短尾石蠅有著又細又黑的身體,是歐洲十分常見的石蠅種類,主要出現在水流湍急的溪流、泉水附近,常分布於北半球。大部分都會在春夏兩季羽化、交尾及產卵。幼蟲的體色為暗褐色,身上有刺也有毛。大都以植物碎屑和藻類為主要食物,有些甚至會食用葉子。(註2...
草履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原生動物門纖毛蟲類。體型扁平,長橢圓形,類似草鞋底,身體周圍有纖毛,為運動器官。以細菌、水藻為食,多生長於淡水汙物內,用顯微鏡方可看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