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8.04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決定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行政人員在做決定時,固然有邏輯的決定歷程及若干決定的模式可以參採運用,但在實際情境中,不宜過度執著於某一模式,應視問題的性質與決定的情境,根據需要採取適當的策略,變通因應。
  黃昆輝參考瑞琪(John M. Rich)的論述,提出教育行政決定的策略有三:
  1.適宜性(optionality):所謂適宜性,係指在欲達成組織目標或解決問題的若干變通方案中,選擇一個比較適宜的。因此適宜性是一種相對的價值、比較的概念,而非絕對的價值、最高的標準。政策的制定,能達到最高的效果與效率固然理想,但實際上並不太可能。所以,適當可行的政策,多半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調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謀。如:「計策」、「良策」、「策略」、「策謀」。
鞭打、督促。如:「鞭策」、「策馬」、「策勵」。
書籍。如:「簡策」、「書策」。
發動、推動。如:「策動」、「策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謀。如:「謀略」、「策略」、「方略」、「戰略」、「雄才大略」。
簡要、大概。如:「大略」、「約略」、「簡略」、「略述」。
簡省。如:「省略」、「略過」、「略而不提」、「略去下文」。
稍微。如:「略微」、「略知一二」、「略勝一籌」。
疏忽。如:「任何一點線索都不可忽略。」
概要、重點。如:「史略」、「事略」、「要略」。
奪取、攻占。如:「侵略」、「攻城略地」。
了解。如:「領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寧。如:「入定」、「定靜」、「氣定神閒」。
不可變動的。如:「定局」、「定數」、「定理」、「定律」、「定義」、「定論」、「確定」。
掌握使安固。如:「平定」、「安邦定國」。
預約、約定。如:「預定」、「內定」、「定情」、「文定之喜」。
確立、不更改。如:「確定」、「決定」、「裁定」、「制定」。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無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堤防潰壞。如:「決堤」、「崩決」、「潰決」、「黃河決口」。
競爭勝負。如:「決賽」、「決一死戰」。
拿定主意。如:「決定」、「決議」、「猶豫不決」。
處死。如:「處決」、「槍決」。
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事情做判斷與主張。《史記.卷三.殷本紀》:「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漢書.卷七四.魏相丙吉傳.丙吉》:「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後決定大策。」
2.一定。《朱子語類.卷一三一.中興至今日人物上》:「若欲與湯進之同做,決定做不成,後來果如此。」宋.陸游〈一百五日行〉詩:「眼中青山身後塚,此事決定君何疑。」
3.堅決的意志。如:「他有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決定離開,看來是留不住了。」
4.對事情做出結論。如:「重要的提案,在今天的會議上必須有個決定。」
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畫。三國魏.曹植〈征蜀論〉:「今將以謀謨為劍戟,以策略為旌旗,師徒不擾,藉力天師。」
定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立天子,書其事於簡冊,以告宗廟,故稱大臣謀立天子為「定策」。《漢書.卷八.宣帝紀》:「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職,與大將軍光、車騎將軍安世建議定策,以安宗廟,功賞未加而薨。」
2.策劃、籌謀。《文選.干寶.晉記總論》:「莫不定策惟帟,委事父兄。」
3.既定的政策。《文選.陸機.辯亡論下》:「敦率遺典,勤民謹政,循定策,守常險,則可以長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