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法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像。《宋書.卷九十七.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傳》:「頃遇昏虐,法像殘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如:「他長得像父親。」、「她的眼睛像媽媽。」
人物的圖畫或雕塑。如:「畫像」、「塑像」、「佛像」、「雕像」。
如、比如。表示推測的用詞。如:「像他這樣的人,並不可靠。」、「像今天所發生的事,便是最好的例子。」
彷彿、似乎。如:「好像」、「這地方像是從前曾經來過。」
霎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短的時間。《西遊記》第三回:「霎時收了法像,將寶貝還變做個繡花針兒,藏在耳內。」《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去尋一個小閑來,拿銀子去,霎時一乘轎抬到下處。」也作「霎時間」。
眉開眼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菴內尼姑,姓王名守長,他原是個收心的弟子。因師棄世日近,不曾接得徒弟,止有兩個燒香上灶燒火的丫頭。專一向富貴人家布施。佛殿後新塑下觀音、文殊、普賢三尊法像,中間觀音一尊,虧了陳太尉夫人發心喜捨,妝金完了,缺那兩尊未有施主。……張遠心下想道:「又好個機會。」便向尼姑道:「師父,我有個心腹朋友,是個富家。這二尊聖像,就要他獨造也是容易,只要煩師父幹一件事。」張遠在袖兒裡摸出兩錠銀子,放在香桌上道:「這銀子權當開手,事若成就,蓋菴蓋殿,隨師父的意。」那尼姑貪財,見了這兩錠1>細絲白銀,眉花眼笑道:「大官人2>,你相識是誰?委3>我幹甚事來?」張遠道:「師父,這事...
匏瓜空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比喻自己無法像匏瓜那樣繫懸著而不讓人食用,應該出仕為官,有所作為。語本《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後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卻不為世所用。
哺乳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1)1.哺乳動物具有性繁殖,即雌性的卵細胞必須與來自雄性的精細胞結合,才能長成新個體的受精卵。無法像某些較低等的生物一樣禁行無性繁殖(僅由單一個體來繁殖後代)2.求偶過程可確雌性與雄性哺乳的同種結合,以繁殖出健康且有生命力的後代。求偶過程包含聲音、體味及視覺,通常由雄性發出求偶聲,以吸引遠處的雌性動物;而許多雌性哺乳動物則會散發體味,告知雄性自己已準備交配。透過體態與動作的展現,交配對象可相互評估對方條件,挑選適當的配偶。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哺乳動物英文關鍵字: mammal 參考書目註1: 哺乳動物圖鑑,DK編輯...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接續學習之材料與認知結構中相似或相衝突觀念間的辨同別異(魏世台,1981)。  正因為一般的教材無法像「前導組織體」一樣,可以提醒學生在不容易去注意到新教材中,發現已經存在的定錨觀念(anchoringideas);何況「前導組織體」還具有提示方向(orienting)、引起注意(alerting)的功能。因此,在教學前提出「前導組織體」主要的目的在於協助學生注意到教材的知識架構,並且利用此知識架構使接續的學習更為順利(徐毓慧,2002)。 「前導組織體」的撰寫與呈現方式(引自謝繼仁,2004)  Ausubel(19...
光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卡拉OK。可寫一次型CD可寫一次型代表該種光碟產品可提供使用者寫錄自己所要的資料,這但只能寫一次,無法像硬碟或軟碟可以反複讀寫。可寫一次型的光碟技術主要來自碟片材料的突破,將記錄材料塗在反射層的底部,但該層材料記錄一次後就無法再改變,因此只能登錄一次,這類CD光碟產品有兩種:CD-R(Recordable) : CD-R依據其資料錄製的特性又可分為兩種,一種稱為一次寫入型(Track-at-Once CD-R),此種CD-R在做寫入動作時,不管資料是否填滿光碟片,只能寫入一次,當動作完成之後,即使還有空間也無法...
白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繁複,需要有好的形式來串連作品的中心思想。  詩可以自娛娛人,也可以寄託心志。不管是何種文體,都沒辦法像寫詩一樣,每完成一首詩都能完成一個自己,因為詩是反覆讀的,在文學上和其它的文類是不一樣的。就完成自我而言,自己的生命能夠在詩句上停留,是一種美。當然音樂和繪畫也可以,但詩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詩的完成本身就是一個完成自我的過程。  就一個讀者來說,也是一種幫助,讀者好像得到一個藝術品,好的詩可以放在在腦中,音樂必須放出來聽才能感受得到,而畫則必須掛起來方能欣賞,這兩種藝術都佔有一定空間。而詩隨時都在腦中,只要記得住,就能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