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2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泛神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自然與神,本質上為一體,世界萬物不外乎神的表現的理論。代表學者有布魯諾和史賓諾沙。也稱為「萬有神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漂浮。如:「泛舟」。
普通、一般。如:「泛稱」、「泛論」、「泛泛之交」。
不切實。如:「空泛」、「浮泛」。
呈現、透著。如:「她臉上泛著一層紅光。」、「水溝裡泛著一股惡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如:「山神」、「天神」、「鬼神」、「海神」、「河神」。
人的精氣或注意力。如:「精神」、「留神」、「傷神」、「神情」、「神采」、「聚精會神」。
微妙不可測的。如:「神妙」、「神奇」、「神祕」、「神機妙算」。
高超、不平凡的。如:「神童」、「神通廣大」。
神父:天主教的傳教士。
神聖: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如:「這個工作是非常神聖的。」
形上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家有以精神與物質同為宇宙本體且相互獨立存在的二元論理論。斯賓諾莎(B. deSpinoza)發展為泛神論形上學體系。斯氏主張精神物體之上有一實體,具無限屬性,為「能產的機械論之主張,在人類意志問題上主張決定論或必然論。笛卡兒及斯賓諾沙之機械論。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形上學英文關鍵字:Metaphysics 參考資料歐陽教著。教育哲學,1999年初版,頁40-41,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非理性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理性主義相對的主義。可分為兩種:一、認定超理性的存在和真理,是終極之物的神祕主義和泛神論。二、認為理性、悟性的認識能力是無意義的,進而否定理性。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