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78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波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搖、不穩定。《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方今四海波蕩,匹夫橫議。」《文選.劉琨.勸進表》:「齊人波蕩,無所繫心,安可廢而不恤哉?」也作「波盪」。
2.鑽營、奔走。《晉書.卷六六.劉弘傳》:「庶以懲波蕩之弊,養退讓之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面因震動所產生的起伏現象。如:「波浪」、「水波」、「波濤」、「平靜無波」。
物理學指由彈性體或流體振動所產生的現象,叫做波。如:「聲波」、「光波」、「音波」、「電波」。
比喻目光。如:「眼波」、「秋波」。
波及:影響。如:「波及無辜。」
量詞。用於計算接續情勢的單位。如:「第三波」、「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擺、晃動。如:「蕩舟」、「蕩漾」、「搖蕩」。
動亂。如:「動蕩不安」。
放縱不受拘束。如:「放蕩」、「浪蕩」。
清除。如:「蕩平」、「掃蕩」。
寬廣、寬闊。如:「浩蕩」。
毀壞、耗盡。如:「蕩然無存」、「傾家蕩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及、到。如:「著陸」。《三國志.卷二六.魏書.田豫傳》:「賊還,果遇惡風,船皆觸山沉沒,波蕩著岸。」唐.沈佺期〈雜詩〉三首之二:「妾家臨渭北,春夢著遼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水波蕩漾。唐.白居易〈酬夢得早秋夜對月見寄〉詩:「庭蕪淒白露,池色澹金波。」
蕩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波、聲音等晃動起伏。[例]餘波蕩漾、歌聲蕩漾
餘波盪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件結束後所留下的影響,暫時難以平息。如:「他們倆感情雖告結束,但還餘波盪漾,流言四起,其傷害之深,外人是無法了解的。」也作「餘波蕩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質在液體中分解。如:「溶化」、「溶解」。
江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稱江河湖泊。[例]江湖風起,煙波蕩漾。
歐陽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轍稱其文「雍容俯仰,不大聲色,而文理自勝」(〈歐陽文忠公神道碑〉)歐陽脩學韓,而又不拘於韓,如碧波蕩漾的清池曲水,有別於韓文的渾浩流轉之長江大河。清代袁枚說:「歐公學韓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韓,此八家中所以獨樹一幟也。」(《隨園詩話·卷六》)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